字词 | 掎角之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掎角之势 掎(ji己)角之势分兵成可以牵制敌人互相援应或夹击敌人的态势。掎角本指捕鹿时的动作,抓角叫“角”,拉腿叫“掎”。 ☚ 敛容 牌印 ☛ 掎角之势❶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欤”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吴张俨《默记·述佐》:“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 掎角之势 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势态。掎(jǐ)角:夹击。 ☚ 缓兵之计 坚壁清野 ☛ 其他军事策略 其他军事策略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之势:掎角之势 掎角之援 犄角之势 ☚ 军事策略 兵不厌诈 ☛ 牵制 牵制牵(牵掣;牵曳;牵拽;牵引;牵缀;挛牵;拘牵) 掎(掎掣;掎挈;~角之势) 掣(掣曳;曳掣;肘掣) 绊(羁绊) 鞿 拖 绵挛扳缠 拘缀 拘制 裁割 縻系 ☚ 压制 节制 ☛ 掎角之势成语。互相配合,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侧夹击敌人的阵势。也作“犄角之势”。掎:拖住,牵制。掎角:从两侧箝制对方。《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掎角之势互相配合,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侧夹击敌人的阵势。亦作“犄角之势”。掎:拖住,牵制。掎角:从两侧箝制对方。《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 掎角之势犄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解义】掎:牵制,夹击。角:指抓住角。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作战态势。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指两面夹击或牵制敌人的形势。《东周列国志》三二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掎:拖住脚。角:抓住角。势:形势。比喻在战斗中形成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形势。也比喻互相支撑或支持。 掎角之势jǐjiǎozhīsh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角:此指抓住角用力。掎:牵,拉。踣(bó):向前仆倒。意思是就像捕鹿一样,晋国抓住它的角,诸戎拉住它的腿,一起把鹿放倒。后以“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各方互相配合,形成分兵牵制、合兵夹击的形势。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拉住腿抓住角的形势。 掎角之势ji jiao zhi shi掎角:牵制,夹击。比喻作战时分兵夹击或牵制敌人的形势。 T34T【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互相配合,形成夹击敌人的态势。掎:拖住,牵制。角:这里是指抓住角。 掎角之势jǐjiǎozhīshì〔偏正〕 已抓住腿和角。形容互相配合,形成牵制夹击敌人的态势。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晋书·刘㬬载记》:“使征北刘雅、镇北刘策次于汾阴,与石勒为~。”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掎:拉住,指拉住腿。角: 指抓住角。《左传·襄公十四年》: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也作“犄角之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