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掎角之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掎角之势

掎(ji己)角之势

分兵成可以牵制敌人互相援应或夹击敌人的态势。掎角本指捕鹿时的动作,抓角叫“角”,拉腿叫“掎”。

☚ 敛容   牌印 ☛

掎角之势

❶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欤”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吴张俨《默记·述佐》:“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戎焉,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戍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 角: 执角。掎: 拖后足。踣(bo): 跌倒。春秋时,晋国正卿范宣子以为诸侯事晋有贰心,怪罪于戎。戎子驹支以崤之战为例,说诸戎助晋击秦犹如捕鹿,晋捉其角,诸戎拖其腿,合力将鹿放倒。如今晋有过失而致诸侯贰心,不能迁罪于戎。

掎角之势

掎角之势

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势态。掎(jǐ)角:夹击。

☚ 缓兵之计   坚壁清野 ☛
其他军事策略

其他军事策略

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之势:掎角之势 掎角之援 犄角之势
先下手争取主动,以制服对方:先发制人
切断其退路或生路:断其后路 断其粮草
避开敌人凶猛的气势:避其锐气
离开不利的境地:走为上
表面上退却,实际是准备进攻:以退为进以屈求伸
暂时委曲求全或退缩潜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尺蠖之屈
表示作长久屯兵之计:筑室反耕
利用这一敌人去打别的敌人:以夷治夷 以夷伐夷 以夷攻夷
用计使内部不团结:反间(~计)
利用别人去害人:借刀杀人
对另外的对手的打斗持观望态度:隔岸观火
结交远的国家,进攻近的国家:远交近攻
先加之以声威,后继之以实力:先声后实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先礼后兵 先文后武 后兵先礼
先用强大的声势来挫伤敌人的士气:先声夺人
把自己放在无退路的绝地,使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
要捉拿他,故意松懈一下:欲擒故纵
牺牲局部利益以保主要利益:丢卒保车 丢车保帅

☚ 军事策略   兵不厌诈 ☛

牵制

牵制

牵(牵掣;牵曳;牵拽;牵引;牵缀;挛牵;拘牵) 掎(掎掣;掎挈;~角之势) 掣(掣曳;曳掣;肘掣) 绊(羁绊) 鞿 拖 绵挛扳缠 拘缀 拘制 裁割 縻系
牵制使不得脱开:绊住
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拖后腿 掣后腿 拖人后腿
束缚牵制:系绊 继绊 牵羁 羁绊 羁锁 缠牵
拘束牵制:拘牵
羁绊牵制:羁牵
拘牵,牵制:掣搦
牵连,牵制:牵留
从旁牵制:牵肘 掣肘 掣手
 牵制,掣肘:掣制
互相牵制:相持
纵横交错,相互牵制、制约:犬牙相制
 犬牙交错,使相互制约和牵制:犬牙交制
受到牵制:跌脚绊手
 为外物所牵制:牵物
 受多方面的牵制:神牵鬼制
(拖住使不能自由活动:牵制)

☚ 压制   节制 ☛

掎角之势

成语。互相配合,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侧夹击敌人的阵势。也作“犄角之势”。掎:拖住,牵制。掎角:从两侧箝制对方。《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掎角之势

互相配合,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侧夹击敌人的阵势。亦作“犄角之势”。掎:拖住,牵制。掎角:从两侧箝制对方。《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

掎角之势犄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解义】掎:牵制,夹击。角:指抓住角。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作战态势。
【例句】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以防曹操。
【近义】掎角之援
【反义】腹背受敌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指两面夹击或牵制敌人的形势。《东周列国志》三二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掊pǒu:击。)
〔变式〕犄角之势
〔近义〕内外夹击 内外夹攻
〔反义〕腹背受敌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掎:拖住脚。角:抓住角。势:形势。比喻在战斗中形成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形势。也比喻互相支撑或支持。
〔例〕他们重新部署兵力后,形成~,彻底堵死了敌人的退路。|企业结构、系统程序和文化这三方面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成~。
【提示】多作宾语。“掎”不读qí,“角”在这里不读jué。

掎角之势jǐjiǎozhīshì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角:此指抓住角用力。掎:牵,拉。踣(bó):向前仆倒。意思是就像捕鹿一样,晋国抓住它的角,诸戎拉住它的腿,一起把鹿放倒。后以“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各方互相配合,形成分兵牵制、合兵夹击的形势。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拉住腿抓住角的形势。
❶ 原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而形成的夹击敌人的态势。《左传·襄公十四年》:“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意谓好像捕鹿,有人抓住角,有人拉住腿,一起把鹿放倒。
❷ 比喻分兵以牵制敌人。
❸ 也泛指互相支撑或支持。掎: 拖住后腿,指从后牵引。角: 执其角,指当面迎击。也作“犄角之势”。

掎角之势ji jiao zhi shi

掎角:牵制,夹击。比喻作战时分兵夹击或牵制敌人的形势。
【也作】犄角之势
【近】掎角之援 内外夹攻

T34T【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互相配合,形成夹击敌人的态势。掎:拖住,牵制。角:这里是指抓住角。

掎角之势jǐjiǎozhīshì

〔偏正〕 已抓住腿和角。形容互相配合,形成牵制夹击敌人的态势。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戎何以不免?”《晋书·刘㬬载记》:“使征北刘雅、镇北刘策次于汾阴,与石勒为~。”
△ 多用写军事态势方面。
也作“犄角之势”、“掎角之援”。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 指抓住角。《左传·襄公十四年》: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也作“犄角之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