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掌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掌故

漢代官名,掌管禮樂制度等的故實,祿百石。東方朔《答客難》:“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掌故zhǎngɡù

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典章制度的沿革等。

掌故zhǎnggù

〈名〉有关典章制度的沿革,历史人物的故事、史实或传说等:收集掌故│体坛掌故。
【同义】故事。

掌故zhǎnggù

【释义】
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色彩】
中性。

【近义】
典故︱故典。

【扩词】
历史掌故︱熟悉掌故。

【造句】
 ❍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生,在校已经一年,~颇为熟悉的了。
 ❍ 这本县志记载了不少历史~,很有研究价值。

掌故

旧制,以往事迹。《史记·龟策列传》:“孝文、孝景因袭~,未遑讲试。”

事情

事情

事(事体;事济;物事) 故(细~;掌~;缘~) 縡 服 干(贵~;公~) 役(~事)筹儿 顽意 玩意 勾当
事情的结束部分:尾声
事情的要害或关键:
事情利多害少:栉发耨苗
事情少:事少(人多~) 寡事
人多事少:人浮于事
事情错综复杂:纵横交错 七纵八横
事情麻烦、费劲:喉长气短
一切事情:诸凡百事

另见:事务 事态 做事 从事 办事

☚ 事情   事多 ☛

制度

制度

制(度制;税~;公~;改~;民主集中~) 格 法(法式;法则)科(科制) 仪注 规模
法则,制度:轨(轨制)
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杂色
铨选授官的一种制度:集注
考选文武官吏的制度:科举 举选 调举 科甲
礼仪制度:礼制 仪制
古时的礼制:古礼 旧仪
汉族正统的皇家礼仪制度:汉官威仪
通常的礼制:常礼 彝仪
等级制度:九品中正 中正九品
可以作为规范来遵守的礼乐制度:夔龙礼乐
钱币的制度:钱法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
用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
纸币的发行制度:钞法 钞引法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酒榷
固定的制度:彝准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通行的制度:达制
旧的制度:旧制 旧贯
旧制、旧例:掌故
旧日的行事制度:故事
好的制度:长制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有害的制度:弊制
制度统一:齐轨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

☚ 制度   规章制度 ☛

掌故zhǎng gù

旧制;旧例。《史记·龟策传》:“孝文、孝景因袭~~,未遑讲试。”

掌故

官名。亦称“掌固”。西汉置,属太常,亦称“太常掌故”,秩百石。又有文学掌故、太史掌故、治礼掌故等。熟悉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咨询。武帝时,丞相公孙弘请置博士弟子,一岁皆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择太常掌故补中二千石曹史,文学掌故补郡属曹史。后遂为定制,岁课甲、乙、丙三科,其丙科即补文学掌故,射策得乙科可为太常掌故、太史掌故。南北朝亦置,或为乐官,或为吏职。

掌故

掌故

官名。汉代置。掌过去各朝代礼乐制度,以供本朝行用礼乐时参考之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李善注引 《汉书·音义》: “掌故,太史官属,主故事者也。”

☚ 掌盐   掌记 ☛

掌故

方志用语。清代章学诚《方志立三书议》中所说的三书之一,指有关一方典章制度的原始记录,如同会要、会典,是作为档案而保存下来的一部分政事材料。

掌故zhang gu

anecdotes

掌故zhǎng gù

 官名。汉设此官,掌文献制度等故旧之事。《汉书·楚元王传附刘歆传》:"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晁)错,从伏生受《尚书》。"注:"掌故,官名。"《史记·晁错传》:"(晁错)以文学为太常掌故。"注:"应劭曰:掌故,百石吏,主故事。服虔云:百石卒吏。《汉旧仪》云:太常博士弟子试射策,中甲科补郎,中乙科补掌故。"东方朔《答客难》:"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得望侍郎乎。"见《汉书·东方朔传》。

掌故

官名。汉置,属太常,掌礼乐制度等故事。《史记·晁错传》记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索隐引《汉旧仪》说:“太常博士弟子试射策,中甲科补郎,中乙科补掌故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