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掌上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掌上舞

典源出处 唐·李冗《独异志》:“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又《南史·羊侃传》:“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梁书·羊侃传》亦载,“掌上舞”作“掌中舞”。
释义用法 赵飞燕体轻,善掌上舞,得宠于汉成帝。南朝梁羊侃家的舞伎张净婉 (静婉),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亦能掌上舞。后用此典表示女子受帝王宠幸,或形容其体态轻盈。
用典形式
【上掌】 唐·李商隐:“上掌真何有? 倾城岂自由?”
【飞燕轻】 元·萨都拉:“阿环起学飞燕轻,笑唤三郎作供奉。”
【转纤腰】 清·朱彝尊:“不是羊家张静婉,如何帖地转纤腰?”
【轻身舞】 唐·李白:“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皇后舞】 唐·李商隐:“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掌上人】 清·钱谦益:“生来形影镇相亲,画里春风掌上人。”
【掌上怜】 唐·张祜:“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掌中行】 宋·无名氏:“看来只惯掌中行,怎教在烛花影里?”
【掌中轻】 唐·杜牧:“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唐·张南容:“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掌中舞】 唐·武平一:“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静婉腰】 五代·牛峤:“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清·吴伟业:“谁画张家静婉腰,轻绡一幅美人蕉。”
【静婉舞】 唐·皮日休:“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颦效半开时。”
【纤腰掌上】 南朝陈·江总:“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君王掌上】 唐·元稹:“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
【赵后身轻】 唐·李商隐:“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掌上承恩】 宋·黄升:“当时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
【掌中飞燕】 宋·柳永:“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掌中无力】 唐·温庭筠:“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飞燕掌中娇】 南朝梁·吴均:“垂手忽迢迢,飞燕掌中娇。”
【轻于赵皇后】 唐·李商隐:“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掌上舞zhǎng shàng wǔ

形容女子舞态轻盈;或形容柔细轻灵之物。《汉书》:“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引自《太平御览》卷五七四)《南史·羊侃传》:“儛(wu)人张净婉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儛。”聂夷中《大垂手》: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罗隐《偶题》: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张祜《宫词》之二: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掌上舞

典源出处 唐·李冗《独异志》:“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又《南史·羊侃传》:“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梁书·羊侃传》亦载,“掌上舞”作“掌中舞”。

释义用法 赵飞燕体轻,善掌上舞,得宠于汉成帝。南朝梁羊侃家的舞伎张净婉 (静婉),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亦能掌上舞。后用此典表示女子受帝王宠幸,或形容其体态轻盈。

用典形式

【上掌】 唐·李商隐:“上掌真何有? 倾城岂自由?”

【飞燕轻】 元·萨都拉:“阿环起学飞燕轻,笑唤三郎作供奉。”

【转纤腰】 清·朱彝尊:“不是羊家张静婉,如何帖地转纤腰?”

【轻身舞】 唐·李白:“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皇后舞】 唐·李商隐:“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掌上人】 清·钱谦益:“生来形影镇相亲,画里春风掌上人。”

【掌上怜】 唐·张祜:“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掌中行】 宋·无名氏:“看来只惯掌中行,怎教在烛花影里?”

【掌中轻】 唐·杜牧:“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唐·张南容:“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掌中舞】 唐·武平一:“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静婉腰】 五代·牛峤:“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清·吴伟业:“谁画张家静婉腰,轻绡一幅美人蕉。”

【静婉舞】 唐·皮日休:“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颦效半开时。”

【纤腰掌上】 南朝陈·江总:“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君王掌上】 唐·元稹:“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

【赵后身轻】 唐·李商隐:“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掌上承恩】 宋·黄升:“当时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

【掌中飞燕】 宋·柳永:“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掌中无力】 唐·温庭筠:“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飞燕掌中娇】 南朝梁·吴均:“垂手忽迢迢,飞燕掌中娇。”

【轻于赵皇后】 唐·李商隐:“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掌上舞

【出处】 《太平御览》卷五七四引《汉书》:“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南史·羊侃传》:“儛(wu 同“舞”)人张净婉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
【释义】 传说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在人手掌上跳舞。南朝梁时大臣羊侃家舞伎张净婉也能作掌上舞。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舞姿轻盈;也形容柔细轻灵之物。
【例词】 飞燕轻 皇后舞 净婉腰纤腰掌上 轻身舞 上掌 掌上人 掌上舞 汉后轻 掌中舞掌中腰 身轻似飞燕 赵后身轻 赵轻体 掌上轻 掌中娇
静婉舞 飞燕体轻 羊家静婉腰掌中身 羊家张静婉 舞掌轻
【用例】
〔飞燕体轻〕 汉·张衡《西京赋》:“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
〔汉后轻〕 唐·李山甫《燕》:“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静婉舞》 唐·皮日休《咏白莲》:“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身轻似飞燕〕 唐·李咸用《倢仔怨》:“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舞掌轻〕 唐·韩偓《偶见》:“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羊家张静婉〕 宋·蒋捷《蝶恋花》:“莫是羊家张静婉。抱月飘烟,舞得腰肢倦。”
〔掌上舞〕 唐·聂夷中《大垂手》:“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掌中身〕 宋·曾觌《浣溪沙》:“元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
〔赵后身轻〕 唐·李商隐《蜂》:“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掌上舞

传说汉元帝后赵飞燕能在手掌上舞蹈,极言其体态轻盈。事见《白孔六帖》六一《舞·杂舞》。《南史·羊侃传》:“儛(舞) 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梁书》也作“掌中舞”。

舞蹈

舞蹈

舞(~场;~伴;蹈舞;歌~;刀~;乐~;领~;集体~) 乐容蹈躧
舞蹈和吟唱:蹈咏
古代一种雅乐舞蹈:羽舞 文舞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等的舞蹈:雅舞
宋代的宫廷舞:队舞
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鞮靺
民间的一种舞蹈:霸王鞭 花棍舞 打连厢
拍手而舞:抃舞
回旋舞蹈:罗舞
无伴奏歌唱的舞蹈:哑乐
舒缓轻盈的舞蹈:慢舞
节奏很快、强劲有力的舞蹈:劲舞
体态轻盈的舞蹈:掌中舞 掌上儛 掌上舞
妖艳的舞蹈:艳舞
优美的舞蹈:妙舞(清歌~)
 柔和的舞蹈:曼舞(轻歌~)
美好的乐舞:丽舞
美妙的舞蹈:赵舞
舞蹈的样子:跹(跹跹) 婆然 娑盘 婆娑 轩轩 便姗
 长袖舞动的样子:飒纚
 舞时盘旋的样子:蹩躠
 醉舞不休的样子:傞傞(屡舞~)
(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表现的艺术形式:舞蹈)

另见:歌舞 舞衣 吟咏 艺术 术人 旋转

☚ 舞蹈   跳舞 ☛
000084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