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挹怛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挹怛国西突厥汗国的属国。为哒国破灭后哒族留居的地区。563—567年,哒国灭亡后,少数哒人留居于乌浒水(今阿姆河)南之一隅,人口仅为3万。国王为西突厥汗族。 挹怛国 挹怛国西突厥汗国的属国,为哒国破灭后哒族残余留居的地区。公元563—567年,突厥汗国西面可汗室点密与波斯王库萨和二世联兵,共同击灭哒国,瓜分其国境,大部分哒人更改族名,融合于中亚各族中,少数哒人留居于乌浒水(阿姆河)南的一隅,仅有战士五六千人,估计人口仅三万,只为强盛时的四分之一。国王为西突厥汗族,姓阿史那,名颉强,原为突厥汗国的“通设”(“设”为突厥领兵官的名称,相当于汉语的“元帅”),史实见于《隋书》卷八十三《西域·挹怛》。 ☚ 康符真 吐谷浑 ☛ 挹怛国西域古国名。一译哒、挹阗。初名滑国。原为游牧部族。一般认为是与大月氏混血的匈奴人。或认为是车师别种。东罗马史家则称之为白匈奴。初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东汉永建元年(126),首领八滑因助汉征匈奴有功,被封为后部亲汉侯。5世纪中叶分布于今阿姆河以南。公元484年,击败波斯。后以王厌带栗陀为国号,称哒。建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的巴里黑城)。其城方10余里,多寺塔,皆饰以金。风俗与突厥略同,常与柔然通婚。国无车,有舆,多驼马。居民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南北朝时,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30余国皆为其所属。北魏以后,常遣使向中原王朝朝贡。北魏神龟二年(519),宋云赴西域取经途经其地时,曾面见其王。西魏大统八年(542),王摩醯逻矩罗死,势渐衰。后为突厥所破,部众分散,职贡遂绝。至隋大业(605—618)年间及唐天宝(742—756)年间,复遣使贡方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