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挫折-攻击假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攻击(或侵犯)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1939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J.多拉德和N.米勒等5人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提出。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该假说将挫折定义为“目标反应的受阻”。至于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则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 (1)反应受挫引起的驱力水平; (2)挫折的程度; (3)挫折的累积效应; (4)随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1941年,N.米勒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文章对该假说进行修订,认为挫折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其中之一便是攻击行为的产生。该假说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系统的理论,并决定了该领域随后20余年内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hypothesis攻击(或侵犯)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1939年有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J.多拉德和N.米勒等五人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提出。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比如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该假说将挫折定义为“目标反应的受阻”。至于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则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反应受挫引起的驱力水平。(2)挫折的程度。(3)挫折的累积效应。(4)随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1941年,N.米勒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对该假说进行修订,认为挫折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其中之一便是攻击行为的产生。该假说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系统的理论,并决定了该领域随后二十余年时间内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挫折-倒退假说 挫折-固执假说 ☛ 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攻击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等人提出。强调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源于目标反应受阻。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反应受阻引起的驱力水平、挫折的程度、挫折的累积效应、所作出的攻击反应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这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系统的理论。 ☚ 催眠毒素理论 挫折-退化假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