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击假说cuozhe—gongji jiashuo
N·E·米勒和J·多拉德在解释人的犯罪和攻击性行为时的一种理论假定。该假说认为,当个人达到目标的努力受挫折时,会产生侵犯性驱力,激发侵犯攻击行为,伤害或毁坏使自己受挫折的人或物。按照这个假说,侵犯性虽不是天生的,但由于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挫折,因此必然会产生侵犯内驱力或侵犯攻击行为。挫折和侵犯攻击行为有时有关,但不是必然联系。事实上,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动机或脑外伤都可能引起侵犯攻击。当代脑神经生理学家发现动物脑内某些部位受到损害也可以产生侵犯攻击行为,如某些精神病的失常表现。侵犯的驱力理论可以解释部分侵犯攻击现象,但不能概述所有侵犯攻击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