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挪用公款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财务管理制度,不经合法手续,擅自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以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中国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 犯罪客体是财经管理制度和公款的使用权。犯罪对象是公款。(2)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挪用公款构成犯罪的,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违法活动的。第二,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第三,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不还的。符合三种规定情形之一的,即可构成本罪。(3) 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不构成本罪。(4)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6个月不还或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

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或集体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挪用国家指定使用于甲项的经费擅自使用于乙项,或者擅自挪为自己使用的行为。在我国,挪用公款罪特指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刑法规定对直接负责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公款”应和“借用公款”区别。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1) 侵害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即利用经手、管理公款的便利,通过非法手段,将公款暂时归自己控制、使用、收益和处分,在满足某种需要之后,将挪用的公款归还,这就使单位的公款所有权暂时丧失,具有社会危害性。(2) 客观上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包括3种情况: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挪用公款一般是不经合法手续批准,擅自将自己经手、管理、主管的公款拿归个人使用。(3) 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其他人伙同上述人员挪用公款的,以共,犯论处。(4) 在主观上由直接故意构成。挪用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不影响定罪,只是可作为量刑的一个情节。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为我国刑法增加规定了本罪,并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以贪污罪论处。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贪污罪   诈骗罪 ☛
000092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