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拾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拾雅》

训诂学书。 20卷。 清代夏味堂著。 全书分为 《拾雅释》、 《拾广释》、 《拾遗释》 三部分, 分别增补 《尔雅》、《广雅》、《小尔雅》、《方言》等著作。本书注释由作者堂弟夏纪堂所作, 主要是征引经史子集, 补充例证。

拾雅

拾雅

训诂著作。清夏味堂著。二十卷。《拾雅》是“拾《尔雅》《广雅》之遗”的意思。本书分为三部分:
❶“拾雅释”。内容是《尔雅》已有但收字不完备的词条,篇目与《尔雅》相同。如《拾雅· 释诂》:“载、殆、徂、兆、统、生、逎、开、正、春、幼、父、且、昉、素、端、经、新、枢、鼎,始也。”《拾雅·释天》:“南风谓之俊风,西风谓之终风,或谓之商风。”
❷“拾广释”。内容是《广雅》已有但收字不完备的词条,只有《释诂》《释言》两篇。如《拾雅·释诂》:“冽、清、明、静、精、斋、洗、涓、鲜,洁也。”《拾雅· 释言》:“旅、伦、列,序也。”
❸“拾遗释”。内容是《尔雅》《广雅》所没有的词条,篇目与原书相同。如《拾雅·释诂》:“挤、批、倚、攘,排也。”《拾雅·释天》:“水雪杂下曰汁。”
《拾雅》释词的方式与《尔雅》基本相同,只是在“拾遗释”一类中,对虚词的解释常常“以声贯之”,采用声训方式进行解释。如《拾雅·释诂》:“但、特,徒也;居,与也。”《拾雅·释言》:“于,乎也;安,乌也。”
作者之弟夏纪堂为《拾雅》作注,与原文一同刊行。

☚ 骈雅   通雅 ☛

拾雅

训诂书。清·夏味堂著。原本六卷,后其弟夏纪堂为之作注,分为十二卷。用意在于辑汉唐故训以弥补《尔雅》、《广雅》之遗。其补遗大致有三:一是《尔雅》已释而未详者;二是《广雅》已释而未详者;三是《尔雅》、《广雅》所遗释者。体例与《尔雅》相同。此书资料丰富,是清代雅书中较优秀的一种。但也有选择不精的缺点。有高邮夏氏遂园刊本。

拾雅

拾雅

(清)夏味堂撰。20卷。为补充《尔雅》、《小尔雅》、《方言》而作。本为6卷,卷1为“拾雅释”,补《尔雅》各部已释而未详者; 卷2为“拾广释”,补《广雅》诂训已释而未详者; 卷3至卷6为“拾遗释”,补《尔雅》等书所遗者。今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原刊本。

☚ 比雅   蒙雅 ☛

拾雅

二十卷。清夏味堂撰。夏味堂字澹人,江苏高邮人。是书谓之“拾”者,盖所以拾《尔雅》、《广雅》之所遗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澹人以阮云台(元)《经籍纂诂》、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上下千古,靡不赅洽,犹虑后学未能贯通,爰辑所录,遍翻故笈,依《尔雅》部居,专事摭补,以成是书,名曰《拾雅》。凡《拾雅释》六卷,拾《尔雅》已释之所未备也;《拾广释》四卷,拾《广雅》已释之所未备也;《拾遗释》十卷,拾《尔雅》、《方言》、《广雅》、《小尔雅》之所未释也。独不及拾《释名》之所未释者,盖以同时张月霄(金吾)已有《广释名》一书也。此外则凡文同义异,文近义同,经师别解,不加删易,所谓述也。张稚让所云,天地人物制度训诂,纷纶散漫,咸罗一气之中,而靡不举矣。按王氏《疏证》,究为张氏一家而设,阮元《纂诂》,又复浩博而难成诵;今得是书之薙繁弥罅,辅以张氏《广释名》,而五雅之学称大备矣。”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曰:“要其大致,可谓纷纭散漫咸网罗于中也。”《拾雅释》之篇目,一仍《尔雅》十九之数,为《释诂》、《释言》、《释训》等;《拾广释》之篇目,只有《释诂》、《释言》两项;《拾遗释》亦沿用《尔雅》十九篇之目。是书对汉唐故训广为搜辑,以摭补《尔雅》等所阙漏。如《尔雅》训“始也”的共十一词,《拾雅》复补充二十词;训“中也”一条,《拾雅》拾得十三词;《广雅》训“方也”一条,《拾雅》补充十一词;训“通也”一条,《拾雅》补充三十二词。“此书虽专以拾《尔雅》、《广雅》之遗,其所不录者,亦有六焉:一、经传所已释之字,如‘刑’、侀也;‘富’、福也;‘春’、蠢也;‘秋’、愁也。以及《易》‘象传’、‘序’、‘杂卦”之类。二、官名详于《周礼》,药名详于《本草》,各有专书之类。三、‘初、始’,‘之、往’,‘天、帝’,‘帝、后’,前雅已反复互训之类。四、‘届、艐’,‘载、’古体字之类。五、‘鼋䔞’、‘奲’不为经史群籍所采用字之类。六、已见于《小尔雅》、《释名》者,亦不复出”(《中国训诂学史》)。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云:“阅《拾雅》,其书自为详雅,然有不必载者。如《尔雅》已载‘多草木,岵;无草木,峐;而《诗毛传》作‘山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屺’,‘有’‘无’互误,前人多辨之,而此复收‘山无草木曰岵’二语,此贪多也。有误引者,如《诗》‘被之僮僮’,毛传:‘僮僮,竦敬也’,竦敬者,形容其被饰之高耸;僮僮,犹言隆隆也。‘竦敬’与下‘被之祁祁’传‘舒,迟也’相对,其训义全在‘竦’字。而此云‘僮僮,敬也’,非本谊矣。”另外“所释不无稍有遗漏,如‘聑’、‘委’、‘厌’,训安之类”(《中国训诂学史》)。味堂弟纪堂偕味堂子齐林、云林为之注,“其作注之例,惟经传全载,义取贯通,余则惟取一隅,以省毓冗;而每字辄注,取其赅备,且亦汉儒注释之所不废也。惟其止引经文,而不引郑氏诸家笺注,未免过简耳。书成于嘉庆己卯(1819年),自为序,注成于明年庚辰(1820年),纪堂复序之”(《郑堂读书记补逸》)。味堂书本为六卷,纪堂等加注,析为二十卷。是书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另有道光二年(1822年)刊本。

拾雅

拾雅

(清)夏味堂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4月出版。10册。原为6卷,后经撰者弟纪堂、子齐林、云林复加注释,分为20卷。为补《尔雅》、《广雅》而作。内容包括拾雅释、拾广释和拾遗释3部分。仿《尔雅》体例,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等18类。

☚ 通雅   简明类语词典 ☛
000005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