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拾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拾得 拾得拾得 (生卒年不详) 唐诗僧。贞观时人,本为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拾而养之,故名拾得。与寒山交友。后人辑其诗集,附《寒山子诗集》 中。作品的思想倾向,大致与寒山相同。 ☚ 侬家暂下山 左手握骊珠 ☛ 拾得 拾得与诗僧寒山、丰干同时,约于唐玄宗先天(712—713)至代宗大历(766—779)间在世。旧说为太宗贞观(627—649)间人,误。幼时被弃于赤城道旁,为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归抚养,遂以“拾得”为名。后为国清寺苦行僧。与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能解。或传其为菩萨化身,时人尊为贤士。其诗多宣扬佛教思想,劝谕世人,亦有吟咏山林隐逸之作,诗风浅显,颇似偈语,与寒山相近,后世称为“寒山拾得体”。其诗由僧道翘编为一卷,附收于《寒山子诗集》之末。《全唐诗》卷八○七收其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二首。《宋高僧传》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 ☚ 寒山 包佶 ☛ 拾得?—?唐代诗僧。唐太宗时人。一说睿宗时人,一说宪宗时犹在世。本为孤儿,天台山国清寺僧丰干偶游赤城山,于道边拾得,故名。及长,为国清寺伙夫,言行怪诞,众僧视为疯人。后传为菩萨应身,又尊之为贤士。与寒山子友善,后同寒山遁迹,不知所终。《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十四首,编为一卷。 ![]() ![]() 拾得唐代诗僧。本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在山间漫步,于赤诚道旁拾得一小孩,遂携入国清寺为僧,改名拾得。其诗见于《寒山子诗集》 拾得(反)遗失 遗失←→拾遗 拾得 拣到yí shī ← → shí yí shí dé jiǎn dào遗失: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 得到 得到得(~力;~手;~益;~胜;~救;~奖;~势;~志;~时;分~;中~;拾~;独~;白~) 落 取(取得) 获(获得;获厎;获致;~利) 博 达到 到手 另见:获得 取得 得益 获利 失去 ☚ 得到 取得 ☛ 拾得约7—8世纪唐代僧人。相传其幼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封于和尚所拾得,故名。与寒山为友,好吟诗作偈。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 拾得Shi Demonk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拾得唐名僧、诗人。原是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收养为僧,法名拾得。与寒山子友善,世以寒山、拾得并称。其诗颇似佛门偈语,偏于说理,意境不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