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旗易帜;取而代之 【拔旗易帜】bá qí yì zhì 拔掉对方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比喻推翻别人,取而代之。(易:改变,换掉。帜:旗帜。)〈例〉您还不知道,如今这里已拔旗易帜,另换新主了。 【取而代之】qǔ ér dài zhī 夺取别人的权力、地位而代替他。现泛指用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例〉这家工厂经过技术改造,许多传统、落后的旧工艺被先进的新工艺取而代之。 辨析 都有代替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 “拔旗易帜”是比喻性成语;语义程度较重;多指重大更替,适用范围较窄;用于书面语。“取而代之”是直陈性成语;语义程度较轻;多用于人和事物的代替,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帜”不能写作“志”。 - 上一篇: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 下一篇:跋前疐后;进退维谷
拔帜易帜[拔旗易帜];原封不动○拔帜易帜bá zhì yì zhì比喻取而代之:全城已~|那是~的时候。也说〖拔旗易帜〗。 ●原封不动yuán fēng bù dòng保持原样,不加变动:要么~,要么拔帜易帜|原来的领导班子~地留下来了。 拔旗易帜拔掉敌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帜。军事上比喻消灭对方,取而代之。帜:旗帜。易:变换。《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以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拔旗易帜báqí-yìzhì见“拔帜易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