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拉赫玛尼诺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873年4月1日生,1943年3月28日去世。4岁学钢琴,1883年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11~1913年任莫斯科爱乐乐团指挥。主要作品:3部歌剧、4部钢琴协奏曲(1891、1901、1909、1926)、约11首钢琴曲、9部交响曲等。包括:《阿列科》(1892)、《吝啬的骑士》(1903~1905)、24首钢琴前奏曲(1903、1910)、《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934)、合唱交响曲《钟声》(1913)等。 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С.В.РАХМАНИНОВ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885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891年、1892年先后毕业于钢琴系和作曲系。其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柯》获得学院金奖。1892年7月首次公演《#c小调钢琴前奏曲》,引起公众注意。此后,他除在国内外演奏外,还从事钢琴教学及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曾于1906~1909年侨居德国德累斯顿。1909年赴美演出,1910年返莫斯科后从事创作、指挥及其他音乐活动。1917年十月革命后不久迁居美国,此后主要在欧美各国从事演出活动。晚年,他对祖国怀念不已,常开音乐会募捐献给祖国。他的作品大多写于离国之前,主要的有4部钢琴协奏曲(分别作于1819、1903、1909、1926年)、大量的钢琴独奏曲、24首钢琴前奏曲(1903、1910年)、两首《音画练习曲》(1911年)、3部交响曲(分别作于1895、1907、1936年)、交响诗《死岛》(1909年)、合唱交响曲《钟声》(1913年)、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934年)以及83首歌曲。他的音乐创作深受Н·И·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其作品虽多成于20世纪,却坚持晚期浪漫主义风格,音乐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悲剧性。作品中的织体复杂、音响厚实、和声色彩浓重,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浪漫诗意,被认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 普契尼 民族乐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