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拉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拉康 拉康1901—1980Lacan,Jacques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出生于巴黎。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和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医学。早年热衷于超现实主义文学,30年代中期在精神病院工作。50年代开设精神分析学讲习班。60年代脱离“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自己出面组建了“巴黎弗洛伊德学派”,但80年代初他又自行解散了这个学派。拉康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发展了结构主义理论,试图通过分析语言的形式结构和机制来揭示无意识的本性。因为在他看来,无意识具有类似于语言的结构。为了研究语言的无意识结构,他设想了立体的心理结构模式,其中包括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个层次,这是对立体从生物性存在向社会性存在、立体性存在发展过程的猜测,具有一定意义。然而他的研究脱离经验事实,难免落入主观唯心主义旧套。主要著作是《拉康文集》 (1966),其中收集了他的31篇论文。 ☚ 列维—斯特劳斯 福柯 ☛ 拉康Jaagues Lacan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生于巴黎。早年曾学哲学和精神医学,1930年一度跟荣格和宾斯万格学习精神分析学,后来又接受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列文的精神分析训练。1932年获巴黎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32~1936年任巴黎精神病院临床医师。1953年任巴黎圣安娜医院精神分析讲习班教授。1952年当选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1964年创立巴黎弗洛伊德学派。1975年起任法国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1980年突然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后又宣布成立弗洛伊德事业学派。他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和数学,重新解读弗洛伊德的文本,建立后现代精神分析学。主要理论观点: (1)重新解读潜意识。把语言研究引进精神分析的理论之中,发现潜意识-语言-梦之间的活动规律有其相似性。(2)提出新的主体理论。用现象界、想像界、象征界三种心理成分取代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主体而不是自我,镜象阶段论成为其理论的核心。(3)用欲望论修正弗洛伊德本能论。以认识欲望取代弗洛伊德的愿望满足,以需要、欲望和需求三元论取代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二元论。(4)改进精神分析疗法。把精神分析治疗视为一种话语治疗,目的在于揭示病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潜意识欲望。著有《文集》 (1966年法文版,1977年英文版,1998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英译本时书名改为《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中语言的机能》)。 拉康 拉康1901—1981Jacques Lacan法国精神医生、精神分析学家。生于巴黎。早年学习哲学,后跟随荣格和宾斯汪格学习精神分析。193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32—1936年任巴黎医学院门诊部主任。后改任巴黎精神病防治医学院医生。1953年成立法国精神分析学会。同年起开始精神分析研究班讲演长达26年,并陆续出版讲演稿。1953—1963年任巴黎圣安娜医院教授。1963年成立法国弗洛伊德学派,后改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任索伊出版社主编。重视发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精华,创立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体系,经过30年的发展使巴黎弗洛伊德学派一度成为法国精神分析的代名词。主要著作有《讲演集之十一: 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年)、《讲演集之一: 1953—1954年,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1975年)、《讲演集之二十: 进一步讨论》(1975年)、《讲演集之二: 弗洛伊德理论和精神分析技术中的我》(1978年)、《讲演集之三: 病态心理》(1981年)。 ☚ 米德 安贾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