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抹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抹额 抹额裹扎额部。有时也作名词用,指束在额部的巾帕,亦称“抹头”。古时武士多用之。 ☚ 青龙偃月刀 露颖 ☛ 抹额mò é束头巾。李贺《画角东城》:“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抹额mò é带状物,围扎在前额上部,用以束发,兼作饰物: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纍丝嵌玉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八·178)见宝玉带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十五·303)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冒絮 > 抹額 抹額 mò'é 同“陌額”。亦稱“額子”。《後漢書·輿服志下》“貂尾爲飾”劉昭注引胡廣曰:“意謂北方寒凉,本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書》:“婁侍中師德亦進士也……以紅抹額應猛士詔,躬衣皮袴,率士屯田。”唐·李賀《畫角東城》詩:“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宋·高承《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部·抹額》:“《二儀實録》曰:‘禹娶塗山之夕,大風雷電,中有甲卒千人,其不被甲者,以紅綃帕抹其頭額,云:“海神來朝。”禹問之,對曰:“此武士之首服也。”秦始皇至海上有神朝,皆抹額,緋衫大口袴,侍衛自此抹額,遂爲軍容之服。’”宋·米芾《畫史》:“又其後方見用紫羅爲無頂頭巾,謂之額子。”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十:“《西雲札記》卷一:‘今俗婦女首飾有抹額。此二字亦見《唐書·婁師德傳》,又《南蠻傳》,又韓愈《送鄭尚書序》。’”又:“以貂皮暖額,即昭君套抹額,又即包帽,又即齊眉,伶人則曰額子。” 头巾 头巾裷(巾~) 袙 袱 幪 束头 冒絮 头帕 包头 巾子 巾帤 巾絮 巾裹 冠巾 ☚ 帽带 裤子 ☛ 抹额mò é束在额头上的巾,也叫抹头。《新唐书·娄师德传》:“戴红~~。” 抹额mòé也作“袜额”。也称“抹子”“抹头”。❶士庶男女束额之巾,通常作红色。一般用乌绫为之,夏则用乌纱,年老者或加锦帕。《新唐书·食货志三》:“成甫又广之为歌辞十阕,自衣缺后绿衣、锦半臂、红抹额,立第一船为号头以唱,集两县妇女百余人。”宋俞琰《席上腐谈》:“韩退之《元和圣德诗》云:以红绡帕首。盖以红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抹额,束额之巾也。亦曰抹头。” 抹额 抹额束在前额上的头巾,多为武士所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