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伤寒论》方。水蛭(炒)、虻虫(去翅足,炒)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水煎,分三次服,先服一剂,不下更服。功能破瘀泻热。治蓄血发狂或善妄,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易而色黑,脉沉结者。方中水蛭逐恶血,破血癥积聚;虻虫逐瘀血,破血积癥瘕;配以桃仁活血化瘀;大黄破瘀泻热,导瘀热下行。本方药力峻猛,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实验研究:本方可使血液流变学异常动物模型的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降至正常,并有降血脂作用。” 抵当汤 《伤寒论》【组方药物】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30个 大黄48克(酒洗) 桃仁20个(去皮、尖、双仁)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不下更服。 【主要功效】 破血祛瘀。 【适应病证】 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主治发狂或如狂。其病机属下焦蓄血。故方用水蛭、虻虫嗜血之品以攻瘀;桃仁破血生新;大黄荡涤逐瘀,四者相合,破血逐瘀之功益佳。 抵当汤dǐdǎnɡtānɡ《伤寒论》方。水蛭、虻虫各三十个, 桃仁二十五个, 酒大黄三两。水煎, 分三次服。功能攻逐蓄血。治蓄血发狂, 或善忘, 少腹硬满, 小便自利, 大便易而色黑, 脉沉结。 抵当汤 抵当汤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卷下。为活血祛瘀法祖方之一。方由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组成。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功能破血下瘀。主治伤寒蓄血,发狂喜忘,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易而色黑,脉沉结,及妇人经水不利,少腹硬满拒按者。 本方所治证属下焦瘀血结滞所致,治从破血下瘀立法。方用嗜血之动物药与攻瘀之植物药相配,以攻逐下焦瘀血。水蛭攻逐瘀血,能破血癥积聚,虻虫消瘀散结,善破癥瘕,均为攻逐蓄瘀之峻药;桃仁活血散瘀,大黄荡涤瘀结。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说:“水蛭,虫之巧于饮血者也。虻,飞虫之猛于吮血者也。兹取水陆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气相求耳,更佐桃仁之推陈致新,大黄之苦寒以荡涤邪热。”蓄血一证,有轻重久暂之别。桃核承气汤多用于小腹急结,如狂,脉沉实之症,蓄血程度较轻;本方则适用于小腹硬满,发狂喜忘,脉沉结,蓄血程度较重。对于妇女血瘀经闭的实证,应用时亦宜权衡轻重,分别使用。《伤寒论》另有“抵当丸”一方,与抵当汤的组成、功效相同,主治亦相仿。惟丸中水蛭、虻虫用量较轻,且改为丸剂,故药力较汤剂和缓。本方以抵当为名者,因瘀蓄下焦,“非至峻之剂,不足于抵其巢穴而当此重任”。故取此义而定名。本方多用于热病,邪入于里,瘀蓄下焦之重症。对于妇女经闭,时有微热,属瘀血内阻者。亦可使用。凡用本方,不论蓄血或经闭,须见瘀结邪固,体气尚实者乃可用之。对孕妇忌应用。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 大黄三两,桃仁二十个,䗪虫(去足,熬)二十枚。 三味为末,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煮一丸,取八合顿服。功能破血下瘀。主治产妇腹痛,有瘀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原书以蜜丸后复用酒煎,用蜜丸缓其性不使骤发,恐伤上、中二焦,取酒煎以增加行瘀之力。 代抵当丸(《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 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四两,芒硝(如欲稳,以元明粉代)一两,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六十枚,当归尾、生地黄、穿山甲(蛤粉炒)各一两,桂三钱或五钱。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如蓄血在上焦者,丸如芥子大。临卧去枕仰卧,以津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膈上之瘀积;中焦食远,下焦空腹,俱桐子大,以百涝水煎汤下。功能活血逐瘀。主治蓄血证。方用归、地者,欲下血而不损血,且引诸药至血分。如血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者,宜去当归、生地,加广茂(醋浸透,焙干)一两,肉桂七钱。 代抵当汤(《血证论》卷八) 桃仁三钱,大黄(酒炒)一钱,莪术一钱,红花一钱,山甲珠三片,当归、丹皮、夜明砂各三钱,牛膝二钱。水煎服。功能破血下瘀。主治血臌面色萎黄,有蟹爪纹路,脉虽虚极而步履如故,多怒善忘,口燥便秘,胁胀腹痛者。 ☚ 桃核承气汤 桃仁汤 ☛ 00004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