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抱朴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抱朴子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葛仙翁,晋丹阳句容人。西晋太康五年生,东晋兴宁二年卒。心理学家。在形神关系上,葛洪认为形与神是两个实体、两个本源;在感知问题上,葛洪认为感知必须依赖于感知器官的活动;在情感心理上葛洪认为情感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影响等。著述很多,有《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一百卷、《玉函剪方》五卷、《神仙服食药方》十卷、《黑发酒方》一卷,今存者有《养生论》一卷及《抱朴子》。

抱朴子bào pǔ zǐ

(号) 见稚川。

抱朴子

抱朴子

书名。东晋葛洪撰。洪(约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此书共七十卷,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阐述道教理论和炼丹术;外篇五十卷,则臧否人事,记述时政得失。其中记录了一些民间传说。

☚ 伍子胥之死   马太守 ☛
抱朴子

抱朴子

见“葛洪”条

☚ 抱经   抱润翁 ☛

葛洪284—364

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文学家。少以儒学知名,后崇信道教。惠帝太安二年,吴兴太守顾秘任为将兵都尉,升伏波将军。咸和初任州主簿,谘议参军等。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积年而卒。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又有《神仙传》、《集异传》,又托名刘歆撰《西京杂记》,并有医学名著《肘后方》。
索引:葛洪,稚川,抱朴子。

抱朴子

《抱朴子》

晋葛洪著,其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炼丹等,为道家言;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中包含一些美学思想。其基本特征是对儒道思想兼蓄并收。
出于儒家思想,葛洪崇实尚用,崇子书而贬诗赋,重学术而轻文学,并要求文章要有益于教化。但在文德关系上,他又有别于儒家,主张德行文章并重。关于审美鉴赏,葛洪认为因人们的主观好恶和审美能力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指出“人各有意,安可求此以同彼乎?”“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进而指出,由于主观好恶引起的差异无法也无须统一;由于审美能力引起的差异,就需要提高鉴赏力的素质。对于文学发展,葛洪继承了王充的理论,认为今胜于古,并且从文辞美的角度批判贵古贱今论。葛洪美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审美鉴赏理论。

☚ 葛洪   妍媸有定,憎爱异情 ☛

抱朴子

论文集。东晋人葛洪(284—364)撰。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少以儒学知名,后崇信道学,元帝司马睿为丞相辟为掾,因平石冰乱有功,赐爵关内侯。后历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诏议参军,闻交趾出丹,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罗浮山炼丹,卒年八十一岁。据《晋书》本传说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其书各自单行,内容迥异。《外篇》成书早于《内篇》。据《外篇·自叙》云:“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他的文学观点多散见于《外篇》的《钩世》、《尚博》、《广譬》、《辞义》、《应嘲》等篇中。他继承了先秦以来儒家重视文章的教化作用,发展了曹丕重视文学价值的思想,提出作家德行与文章并重的观点,他说:“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谓之余事,未之前闻。”反对以文章为“余事”的世俗观念;其文学批评论值得注意,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妍蚩有定”,“雅郑有素”,作家作品难能完美无缺,因为“才有清浊,思有修短”,“属笔之家,亦各有病”,故不可强同,求全责备这些观点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诚属可贵,除有《四库全书》本,《诸子集成》本。

抱朴子

❶是葛洪之自号。见葛洪条。
❷书名。晋·葛洪撰。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卷,讲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等,属道家,是古代有关气功、炼丹的重要著作; 外篇五十卷,讲人事问题,属儒家。

抱朴子

道教著作。东晋葛洪著。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其书。分内外篇,外篇50卷,代表葛洪早期的儒家思想,其中又混杂着一些道家和法家思想。在《君道》、《臣节》等篇中主张用儒家道德治世,“轨之以忠信,莅之以慈和,齐之以礼刑”(《君道》)。强调“俭躬约志”,“非义之利,不栖之乎心”(《臣节》)。在《行品》、《仁明》等篇中主张以道德治身。认为圣人独澄入神,贤人邈俗不二过,道人无为执平,孝人保服发,仁人恕己接物,忠人徇国一节,明人识微料远,智人审去就,达人一情不滞,雅人不枉不降,重人清详无悔,清人粹素不染,义人危亡不猜,悖人损道危身,逆人邪伪利己,凶人危人自安,恶人无猒害直(《行品》)。提出“仁在于行,行可力为”(《仁明》)的主张,认为由仁明可“入于神”(同上书)。内篇20卷,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自叙》),构筑了一个独立的神仙道教思想体系。其中《畅玄》、 《至理》、《论仙》等篇,阐述“玄”的本体观念和有无、形神关系及学仙的方法;《金丹》、《黄白》、《仙药》等篇,叙述炼制金丹大药的方法。《塞难》、《释滞》、《对俗》等篇,论说内道外儒,“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释滞》)。内为神仙养生,外为儒术应世。“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塞难》),强调“欲术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求玄道,无益也”(《对俗》)。《抱朴子》内外篇收入《道藏》“太清部”和《诸子成集》第八册。主要版本有《道藏》本、明卢舜治本(收入清陶大使《汉魏丛书》)、明嘉靖沈藩本、清孙星衍《新校正抱朴子内篇》。主要注本有今人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

抱朴子

见葛洪条。

抱朴子

168 抱朴子

本书分两部分,内篇20卷(篇),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神仙家言”,但主张“存真守一”的修养方法; 外篇50卷(篇),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涉及伦理思想较多。本书在伦理观上把神仙道教理论同儒家伦理纲常结合起来,内神仙而外儒术。本书还针对“风穨、教沮”的社会现象,提出勖学、宗教的道德进取主张;在生活修养及处世态度上,提出了道教“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的道德原则。本书是了解东晋伦理道德观和葛洪道教伦理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 女儿经   太平经 ☛

抱朴子

023 抱朴子

道教论著。或著录于四部子部杂家。东晋葛洪撰。《内篇》20卷,《外篇》50卷。合黄老体例。《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为内学,属神仙道家。继承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时代炼丹术之大成,在道教史及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金丹》、《黄白》等篇,记载用矿物提炼丹药、金银,《仙药》等篇论述以植物治疗疾病,对古代化学及制药学有重要贡献。今人王明著有《抱朴子内篇校释》行世。《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广撷儒、法各家之学,阐明社会政治观点,属外学。其《诘鲍篇》保存了鲍敬言“无君论”的珍贵思想资料。《内篇》收入《道藏》第868至870册,《外篇》收入第871至873册。

☚ 周易参同契   黄庭经 ☛
抱朴子

抱朴子

道教经典。东晋葛洪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论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事。涉及矿物学、化学、医药学、植物学等多种内容,含有朴素辩证观。也是一部将神仙理论与儒家纲常相融的著作。

☚ 云笈七籤   神仙传 ☛

抱朴子

道教论著。东晋葛洪著。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将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外篇五十卷(篇),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认为道徒应以儒家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伦理纲常结合。收入《道藏》“太清部”。

抱朴子

《抱朴子》

东晋葛洪著。分为内外篇。内篇20卷,主要是宣扬道家理论;外篇50卷,属政论性著作。其中有些篇章论及文学,反映了作者的散文美学观点。在创作论方面,作者融合了曹丕的天才说与陆机的方法说,提出天才与方法并重说。他批评了不讲方法的天然说:“清音贵乎雅韵克谐,著作珍乎剖微析理。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以开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是则总章无常曲,大庖无定味。”(《外篇·辞义篇》)但他认为运用方法仍须天才:“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违物理而言功,盖偏长之一致,非兼通之才也。”(同上)所以作者既重视创作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特有的才华,又重视在审美创造中运用的方法,从而纠了曹丕与陆机的偏失。在鉴赏论方面,作者虽多承前人旧说,但第一,比较系统,涉及鉴赏的能力、主观的爱憎、客观的宥蔽诸方面。第二,有所发展。他以为优秀作品各有其风格特色,应当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而不应当以主观的爱憎影响正确的审美评价。桓谭说“凡人贱近而贵远”,王充说“俗好珍古,不贵今”,曹丕说“常人贵远贱近”,都是指因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审美评价的偏差。作者所论更为详明,而且指出因空间的阻隔而发生的偏差。作者的审美观对齐梁之后的散文美学有一定影响。

☚ 翰林论   文心雕龙 ☛

抱朴子

见《抱朴子内外篇》。

抱朴子

抱朴子

子书,东晋葛洪撰,葛洪自号抱朴子,故以名书,分两篇,内篇20卷,外篇50卷。内篇谈叙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为神仙家言。外篇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为处世之论。该书对研究秦汉魏晋时期的道教形成演变,极有价值,是关于汉魏社会文化、风俗、宗教迷信、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之一,其中关于炼丹、医药的有关记载,可供研究当时的自然科学参考。

☚ 新论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
抱朴子

抱朴子

道教书名。东晋葛洪著。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其书。“朴” 即 “本真”,“抱朴”即抱守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分内外篇。反映了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立场。内篇20篇,谈“神仙方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为现存体系最完整的 “神仙家言”。其中阐述了 “玄”的本体观念,讨论了有无、神形关系及学仙方法; 又研究矿物炼丹、金银炼制以及植物治病等,对古化学和制药学有一定贡献。外篇50篇,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把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伦理结合起来。是书为研究东晋社会思潮和道教的理论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全书收入《道藏》。今人王明有《抱朴子内篇校释》。

☚ 淮南子   四书 ☛

抱朴子bàopǔzǐ

见葛洪条。

抱朴子

书名。东晋葛洪著。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其书。分内外篇,共七十卷。其中内篇二十卷,对道教理论有一定发展; 外篇五十卷,为政论性文章。该书反映了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立场。内篇中有关炼丹养生等内容的记载,对我国古代化学和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抱朴子

见 葛洪

抱朴子

书名。东晋葛洪著。七十卷。其中《内篇》二十卷,是道教理论,鼓吹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事,综合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说,丰富了道教理论。《外篇》五十卷,大都涉及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为政论性文章。对汉代以来治政之失颇多指摘,主张“仁”、 “刑”并用,以“刑”为本,严刑峻法, “以杀止杀”。(参考图2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