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曼又称“丢拉曼”。傣语音译,意为“寨神”或“社神”。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原始鬼神崇拜中信奉的村社保护神。多为本地的建寨者或村社古代的著名人物。每年于栽秧前和秋收后进行祭祀以祈求丰年。由村社头人召集村社成员参加,备办供品,仪式隆重。届时用树枝、竹排等叉封寨门,断绝与其他村社的往来。新迁入或将迁出的村社成员,也须以鸡、酒、蜡条进行祭祀,以求得保护。男女结婚时要以部分彩礼作为祭祀的礼品。解放后其影响已逐渐减少或消失。 披曼傣语音译,意为“寨神”或“社神”。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原始宗教崇拜之一。披曼多为传说中的本寨建寨者或村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木椿、石条立于村寨中心,为其神的象征。每年于栽秧前或秋收后举行隆重祭祀,祈求丰收。由村寨头人召集全寨人参加,杀鸡猪等为祭品。届时用树枝、竹子作的“打僚”封闭寨门,用草绳圈围村寨四周,谢绝外人进入。新迁入本寨者、新结婚者也要备祭品祭祀,以求保佑,并表示已取得村寨正式成员身份。迁出村寨者祭祀则表示脱离村寨;凡违反寨规寨约者罚予祭祀寨神,以示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