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章文体说》
谭嗣同于1896年写的一篇论著。1897年发表在《时务报》第29、30册上。这篇论著是我国近代新闻文体变革的理论基石,它对我国两千年来的文体变化进行了论证,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十体;对以《时务报》为代表的新文体也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多条特点,认为它“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国不兼容并包,同茶共贯,高挹遐览,广收毕蓄,识大识小,用宏取多。信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人文之渊薮,词林之苑圃,典章之穹海,著作之广庭,名实之舟楫,象数之修途。……斯事体大,未有如报章之备哉灿烂者也。”因此,谭氏又将此文叫做《报章总宇宙之文说》。他强调报章文体要有实际的运用价值。有较为自由的形式,并找到了“骈散合一”这种新的文体形式。谭嗣同写这篇论著的目的体现在1897年初他致汪康年的信中:“居今之世,吾辈力量所能为者,要无能过撰文登报之善矣,而遇乡党拘墟之士,辄谓报章体裁,古所无有,时时以文例绳之。嗣同辨不胜辨,因为一《报章总宇宙之文说》以示人,在湘中诸捷给口辨之士,而竟无以难也。”这篇论著,唤出了戊戌变法前后报章文体的改革波澜,并为梁启超在以后的报刊实践中所扩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