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报春花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报春花类primroses

Primula spp.,或称樱草类。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盛产的传统花卉,在云南为八大名花之一。叶基生、成莲座状叶丛。花有红、白、黄、蓝、紫等色,在花葶上排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单生于叶丛中。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5裂,广展。蒴果球状或圆柱形,种子细小多数。花期12月至翌年5月。
起源及栽培简史 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苏颋(670~727)所作的《长乐花赋》,清代吴其濬认为长乐花可能是报春花。明、清时期,报春花已成为中国云南民间传统盆花。清代,对报春花已有了明确的记载,且记叙甚详,如《植物名实图考》载:“报春花生云南。铺地生叶如小葵,一茎一叶。立春前抽细葶,发杈开小筒子五瓣粉红花。瓣圆中有小缺,无心…”。上述说明,报春花在中国栽培,至晚始于明、清。近代,陈封怀1936年起对中国报春花属植物进行了系统整理,1956年方文培在四川发现了不少新种。1959年昆明植物研究所编写的《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中,收入报春花属植物种及亚种约100余种。国外栽培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如1596年英国从阿尔卑斯山引种高山报春后,很快成为英国人所喜爱的花卉。1820年中国的报春花传入英国。
种、变种及品种 全世界报春花属植物约580余种,中国约有400种。根据近年植物分类学者研究,中国报春花属植物可分成30个组。观赏价值高的有中国报春花组、鄂报春组、藏报春组、灯台报春组、钟花报春组和国外报春组等。
常见栽培的种有:
报春花(P. malacoides) 别名小种樱草、七重楼等,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染色体数2n=2x=18。现在许多大花品种多为4倍体(2n=4x=36),株高20~40cm。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叶背被白粉。花葶20~30cm,轮伞花序2~7层,花小而多,径约1.5cm,萼阔钟形,萼外密被白粉,花色有白、粉红、淡紫等,具芳香,花期1~4月。较耐寒,产云南、贵州。英国育出6倍体品种,花径较大。报春花园艺品种众多,有大花、多花、重瓣、裂瓣、斑叶等类型,还有高型与矮型之分。花色丰富,花期不同。
藏报春(P. sinensis) 别名年景花、大种樱草等,多年生草本。染色体数2n=2x=24。全株被腺状刚毛。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心脏形,具长柄。花冠高脚碟状,轮伞花序1~3层,花萼基部膨大,上部紧缩、呈坛状,花色有粉红、深红、纯白、淡青等色,径2~3cm。原产四川、西藏、陕西等地。品种类型很多:❶裂瓣类型,花大,花瓣边缘有缺刻状齿或条裂,稍波皱,是习见的类型。有纯白、鲜红、深红、黑紫、肉红、淡蓝等色。
❷皱叶类型,叶椭圆形,叶缘细裂而卷曲,形似蕨叶。
❸重瓣类型,雌雄蕊瓣化。
❹星状变种,花形似樱花,花葶长,适作切花。花色有红、白、淡粉和淡蓝等。此外,国外还育出许多4倍体品种(2n=4x=48)。
鄂报春(P. obconica) 别名四季报春、球头樱草、仙鹤莲,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染色体数2n=2x=24。株高20~30cm。叶基生,椭圆至长卵圆形,叶背密生白腺毛。伞形花序顶生、1轮,小花多数,玫红色,花冠漏斗状,花期通常12月至翌年5月,在云南昆明常年开花。产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栽培品种类型有:❶大花类型,花大,有纯白、深蓝、红、粉、紫红和肉红等色。
❷巨花类型,由四季报春与P. megaseaefolia杂交育成。花更大、株矮,适盆栽,花色丰富。
❸多倍体类型,已育出4倍体品种(2n=4x=48)。
欧洲报春(P. vulgaris) 别名欧洲樱草,多年生草本。染色体数2n=22。株高8~15cm。叶基生,倒披针形至倒卵形,叶面具皱。花单生葶端,高脚碟状,有香气,原种花硫黄色,径2.5~3.0cm,有的品种花径可达4cm以上,有白、黄、红、蓝、紫、青铜等色。一般喉部黄色,还有花冠上有各色条纹、斑点、镶边的品种和重瓣品种。花期春季。耐寒。原产西欧和南欧。
多花报春(P.×polyantha) 别名西洋报春,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染色体数2n=2x=22。株高15~30cm,叶倒卵形,叶基渐狭成有翼的叶柄。伞形花序多数丛生。已育出4倍体品种(2n=4x=44)。多花报春品种极为丰富。如巨花品种‘太平洋巨人’(cv.PacificGiant),花径达6cm,密集,早花性,播后6~7个月开花。有红、粉、蓝、天蓝、黄、肉红、紫和白色等,适于盆栽;‘大花’品种(cv.Colossea),花径4~5cm,花色多为中间色,宜花坛用;‘双筒’报春(cv.Hose in Hose),萼瓣化显著,呈复瓣或重瓣状。此外,还有具金黄色瓣缘的品种等。本种耐寒,忌高温。
产地、分布与习性 报春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仅少数产于南半球。中国多产于西部和西南部,云南尤盛,约有200种。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亚热带地区至4800m的高寒山区,但以滇西北海拔3000~4000m的高山地带最多。
喜温凉、湿润环境,以含腐殖质多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为宜。苗期忌强烈日晒和高温,通常作温室花卉栽培,但较耐寒。作冷(温)室盆花的,如鄂报春和藏报春等,均生长于海拔较低的石灰岩上,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冻,花期早。鄂报春在冬暖地区可露地栽培,用于花坛、花境等。作露地花坛布置的欧洲报春类,多为中海拔或较高纬度地区落叶林下的植物,适生于阴坡或半荫的环境,喜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土壤。灯台报春组、钟花报春组的种类,多生于高山湿草地、沼泽草甸和林缘,喜肥沃、潮湿但不积水的土壤,生长期需要保持凉爽、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夏季需半荫。
繁殖栽培 一般用播种繁殖,有的种类亦可扦插和分株。种子寿命较短,宜采后即播,亦可采后在室内稍晾干,用塑料袋密封放置冰箱内贮藏。播种以5~7月为适期,种子细小,播后不必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置半荫处,约7~14天发芽。对重瓣花不易结实者,可于4~6月扦插。分株多用于特殊园艺变种,通常在秋季进行。
当播种苗长出1~2片叶和3~4片叶时,可进行两次移苗;植株长至5~6片叶时,可移植10cm盆内;7~8片叶,定植于17cm盆中。盆土以疏松、有机质丰富、呈微酸性和充足基肥的培养土为宜。生长期每7~10天施1次液肥,并切忌肥水沾污叶片。春、秋两季需遮荫(遮去30%~40%的阳光为宜),冬季不需遮荫。冬、春季温度宜保持在12℃左右,低至3℃也不会受害。但为保证春节前开花,最好冬季夜间温度为10~12℃,白天在15~18℃之间。系耐寒的花坛材料,但在华北地区,要提供背风的越冬条件,并稍加防护,以保安全。
育种 主要目标和方向:❶矮生种和杂种第一代(F1)的选育;
❷培育盆栽型的新品种;
❸选育花色新奇的品种;
❹选育抗性强的品种;
❺选育大花、重瓣及多倍体品种。
育种的主要途径:❶种间杂交。如英国邱园曾用此法育成了邱园报春( P.×Kewensis),为P.floribenda×P.verticillata的杂交种。
❷种内杂交。利用种内杂交及优选手段,培育新品种。
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为报春花常见病害。发病期间,用1000倍70%甲基硫菌磷溶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续2~3次。主要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等,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溶液防治。
园林应用 株丛雅致,花姿艳丽,花期长,正值中国的元旦和春节开放,可用以增添喜庆气氛。宜盆栽,适合装点客厅、居室及书房。在温暖地区,还可露地植于花坛、假山、岩石园、野趣园、水榭旁。又可作切花、插花之用。根可入药。
同属植物580余种,中国约有400种,常见栽培观赏的种类还有:❶黄花九轮草(P.veris),多年生草本,叶长卵圆形,叶面有绉纹。花色有黄、红、紫等色。
❷胭脂花(P.maximowiczii),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cm。叶宽倒披针状长圆形,先端钝圆。伞形花序2层,花红色。性耐寒,喜阴,忌高温。产华北、西北、东北等地。
❸广东报春(P.kwangtungensis),多年生草本,叶倒卵形或长圆形,叶柄、花葶均被铁锈色柔毛。伞形花序1~2层,花冠紫蓝色。花期2~3月。产广东。
❹高山报春(P.auricula),伞形花序多花,花径约3cm,早春始花。原产阿尔卑斯山。
❺邱园报春(P.×Kewensis),英国邱园产杂交种,轮伞形花序1~2层,花黄色,具芳香,钟形,径约2cm,早花强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