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心理品质
合格的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有:
❶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 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要自觉自愿、竭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
❷敏锐的观察力 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护士,可以从病人身上获取直观资料,判断病人的需要,帮助医生诊断,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
❸准确的记忆力护士工作的性质对记忆品质要求严格,尤其是记忆的准确性,执行打针、发药、测体温、测脉搏等医嘱时,都必须准确地数量化,稍有差错,即可贻误病情,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护士面对许多病人,病人是在不断变动的,每个病人的病情也经常变化,医嘱、护理计划也在不断变化,要做到安全护理,就非要培养记忆的准确性不可。
❹思维的独立性 在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中,护理工作要求护士不仅依照医嘱办事,而且要根据每个病人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并且要求具备思维的独立性。
❺“注意”的灵活性 护理工作头绪多,紧急和意外事情多,经常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项工作转向另一工作,只有具备“注意”的高度灵活性,才能使每一项工作之间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和互不干扰。
❻积极而有稳定的情绪护士的情绪变化,对病人及其家属都会产生影响,合格的护士应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应该做到急事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激情含而不露,以保持治疗环境有愉快情绪的稳定性。
❼良好的性格 护士应对病人诚恳、热情、有礼、乐于帮助;对工作应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机智、果断,沉着冷静,作风严谨,干净利落;对自己应开朗又稳重,自尊又大方,自爱又自强。
❽美好的语言谈话态度要自然、有礼貌,不高声叫喊,不命令式地直呼姓名和床号,与病人交谈时少用医学专门术语。
❾熟练的技术 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稳、准、快、好,以保证安全。
❿人际关系好 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多,与医生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执行护理计划,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
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强意志,并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理论及刻苦磨炼逐渐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