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妇女案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山东汪清有,欲娶王连明妹王氏为妻,王连明没有答应,汪清有就伙同谭泳和将王氏抢出,背回家中,没有强奸,就被捕归案,该巡抚以汪清有强夺良家妇女未奸污,照“已被奸占律”减等,处流刑。但“非伙众抢夺妇女案内之首犯例”中,有如果卖与他人处绞刑专条,但并无未卖减等的明文规定。且王连明的祖姑是汪清有祖母娘家兄弟的妻子,不知是否应以瓜葛论。报部,刑部核查示下:“并非伙众强卖给人做妻妾拟绞之例”是专指强行抢夺,卖给他人说的,至于抢夺后自己娶为妻妾的,如果的确不是聚众伙谋,就应该区分是否奸污分别判刑。本案汪清有强夺王氏只有两人,并非聚众:该犯只想娶她为妻,并非卖给别人,如果未奸污,应按例减等处理。“强夺奸占律”中并无区分有无瓜葛的原文,王连明与汪清有有无瓜葛与本案无关。故改判为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