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抚顺汉代烽台遗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抚顺汉代烽台遗存遗址。共发现了60余座汉代烽台,具体分布走向是从沈阳和抚顺两市交界处的浑河北岸起,沿河岸向东在抚顺市区行径30余公里后折而南下跨越浑河,过河后,沿抚顺市露天区内的东洲河东岸东南行约10余公里复又折向东北,然后继续沿浑河南岸向前,再逆苏子河而上,一直延伸到与吉林省通化县接壤的旺清门镇。在抚顺大体东西绵延达150公里。这些烽台一般坐落在河岸、视野开阔的山岗之上,三、五里一座,居高临下,两两相望。烽台土筑,形状和大小相差不多,虽底大顶小的圆丘形,现存一般高1至2米,底直径5至8米。没有遭到耕种破坏、保存较好的烽台上面都有一圆形凹坑,坑直径约1米左右,在一些烽台附近发现有石墙遗址,可能为当年戌卒的居屋遗迹。在大部分烽台的四周都发现有泥质灰陶的外绳纹内布纹筒瓦,外绳纹,内回纹网纹、菱格纹、麻点纹、方格纹板瓦,个别也有红色绳纹瓦,器物有盒、罐、釜、豆等,还有铁镬、铁铲和铁臿等铁农具,这些皆为时代特征明确的典型的西汉时代器物。结合历史文献和有关学者的研究分析,这些烽台就是“因河为塞”、“因边山险”的汉代辽东长城障塞遗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