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抚筝揽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抚筝揽须典源出处 《晋书 · 桓伊传》:“ (晋孝武) 帝召伊饮宴,(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抚筝揽须典源出处 《晋书 · 桓伊传》:“ (晋孝武) 帝召伊饮宴,(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释义用法 桓伊善于弹筝,在皇帝的宴会上抚筝慷慨高歌,歌的内容是感慨忠臣遭受猜疑。而当时谢安 (字安石) 正由于奸臣谗言,受到孝武帝的猜疑,因而“泣下沾衿”。后用此典表现遭受猜疑、有志不遇的愤慨之情,或形容欣赏音乐。 用典形式 【闻筝】 明 ·高启:“将军但省闻筝坐,司马应知决帐开。” 【桓筝】 宋 ·叶梦得:“东山老, 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揽须】 宋 ·陆游:“所恨朋侪尽,无人为揽须。” 【桓伊筝】 宋 ·陆游:“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揽桓须】 宋·苏轼:“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桓伊不凡】 唐 ·刘禹锡:“谢傅何由接? 桓伊定不凡。” 【桓伊抚筝】 宋·苏轼:“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安石对哀筝】 宋·钱惟演:“夜半商陵闻别鹤,酒阑安石对哀筝。” 抚筝揽须【出处】 《晋书·桓伊传》:“(武帝)召伊饮燕,(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