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折Shé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舟曲、山西之太原、河北之蔚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常列切。此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犹古诸侯。”
❷《姓氏考略》注云:“出(自)匈奴,折兰王之后。支孙有折氏、兰氏。”
❸《中国姓氏大全》称:“东汉有折象(亦作析象),其祖先封为折侯,因以为氏。”折象之先为张江,封折侯。曾孙国为玉林太守,徙居广汉,子孙遂以折为氏。(按:《姓氏辨误》云:“析属弘农郡,字从‘木’,不从‘扌’。今《汉书·析象传》,刊本皆误作‘折’”。)又,“折象”之“折”,《汉语大字典》音zhé。
西秦有折斐;五代后周有折从阮;宋代有折惟昌。


折Zhé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运城、太原、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古羌族、古匈奴族有此姓。《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源不一:
❶或为张姓所改。汉代有折象,《后汉书·方求传》 载: “折象,字伯式,广汉雒人,其先张江者,封折侯,……因封氏焉。” 《郑通志·氏族略》则称:“折氏望出河西,宋为大姓,世守麟州,犹古诸侯。”
❷或出自古匈奴族,《姓氏考略》 注云: “出匈奴折兰王之后,支孙有折氏、兰氏。”
❸或为古羌族人姓,由复姓莫折氏所改。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一音shé,亦现行姓氏。

1.zhé ❶折斷。揚雄《解嘲》:“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
❷斷而猶連。阮瑀《箏賦》:“重發輕隨,折而復扶。”
❸曲,彎。枚乘《七發》:“或紛紜其流折兮,忽繆往而不來。”張衡《七辯》:“蟬綿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引申謂轉向,轉折。班固《答賓戲》序:“曾不折之以正道,明君子之所守。”
❹服。班固《兩都賦》序:“故臣作《兩都賦》,以極眾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
❺挫敗。班彪《北征賦》:“降几杖于藩國兮,折吳濞之逆邪。”又見“折衝”。
2.shé 虧損。見“折2貸”。

折zhé

❶握也。《阳春白雪》八张榘《应天长》词《南屏晚钟》:“花间恨,犹记忆,正素手暗携轻~。”轻折,轻握也,言轻握素手也。晁端礼《滴滴金》词:“口儿香,发儿黑,脚儿一~。”言脚小不过一握也。《乐府阳春白雪》前三马东篱小令《寿阳曲》:“金莲肯分迭半~,瘦厌厌柳腰一搦。”此亦形容脚小,肯分迭半折,言恰恰及半握也。《西厢》四之一:“绣鞋儿刚半~,柳腰儿恰一搦。”

❷屈服,屈尊。《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此折枝之枝,是假“枝”为四肢之肢。元曲《举案齐眉》:“我穷则穷不曾~了志气。”现今有的地方将被揉挫、被折挫、不得已而屈服、柔顺的人,叫作折势、折汉子,与此剧的折志气同义。又见“摧挫”“折挫”“折倒”“折磨”。

折服。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 鄢陵   储君 ☛

元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戏大都安排四折,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相应。每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折即为一套北曲,一韵到底,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脚色主唱。明清传奇通常分“出”(齣),也有写作“折”的。可单独上演的一“出”或一“折”称“折子戏”。

☚ 楔子   旦本 ☛

握。《西厢记》四之一:“绣鞋儿刚半折,柳腰儿恰一搦。”言恰及半握。

☚ 役   投 ☛

戏曲术语。元明清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折”在元刊本杂剧里意思与“场”相近,即以剧中人物的上下场为一个段落,如元刊本《古今杂剧》里有“末一折了”、“旦一折了”、“外一折了”等等即指此意。元钟嗣成《录鬼簿》所列“折”则指以一个套曲为核心的段落,如在张时起《赛花月秋千记》下注明“六折”,又在《黄梁梦》下注明第一折马致远,第二折李时中,第三折花李郎,第四折红字李二。但从元到明初,杂剧剧本刊刻均不标“折”,如明初朱有墩《诚斋乐府》刊印于嘉靖三十七年(1588)的《杂剧十段锦》等。至万历年间(1573—1620)的几种元杂剧选本刊刻,如《元曲选》等方正式分为“折”,每折以一个套曲为核心,标出折数,遂成定式。在明刻元杂剧中,“折”有时写作“摺”,如富春堂本《敬德不服老》,但并不多见。

☚ 旦本末本   楔子 ☛

折zhé

抵当,折合。无名氏《酹江月·谢人贺生子》:“多谢诸公来宠贲,虽有一瓯春雪。玉果未圆,犀钱须办,早早为君说。恐辜珠玉,小词聊且权折。”(5—3776) 广东客方言谓馈赠以钱代物,叫折钱。

☚ 遮匝   摘索 ☛

词曲创作和表演术语。意为唱奏时提高半律,在曲调中造成旋律的轻微起伏,取得装饰音效果。姜夔《越九歌》使用折字之法的曲调有四首,其中《旌忠》(南吕商)一曲的折法是:


……夹折夹,应夹折夹
……子独武。莫知其故。

译成简谱便成:3b43,13b43。关于折字之法,《白石道人歌曲》有云:“篪笛有折字。假如上‘折’字,下‘无’字,即其声比‘无’字微高,余皆以下字为准。金石弦匏无折字,取同声代之。”《梦溪笔谈·补笔谈》则说:“折声唯‘合’字无。折一分折二分至于折七八分者皆是。举指有浅深,用气有轻重,如笙箫则全在用气,弦声只在抑按。”由此可见折字法最早用于管乐器,是利用吹气举指时的技术造成的。折字时所提高的音的幅度可灵活掌握:一般说来,结束音在黄钟位上(住字为“合”)的字不折字,无法奏装饰音的乐器不折字;住字若在无射律上,此折字便须比一般情况奏高几分;但无论如何,折字只能提高一律的若干分,不可超过一律,否则就叫作“犯调”。

☚ 小住   掣 ☛

折zhé

折断。《郑风·将仲子》一章:“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郑 《笺》: “将(qiāng),请也。仲子,祭仲也。逾,越;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杞,木名也。折,言伤害也。”《齐风·东方未明》三章:“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圃,菜园也。折柳以为樊园,无益于禁矣。瞿瞿,无守之貌。古者有挈壶氏,以水火分日夜,以告于时。”郑《笺》:“柳木之不可以为樊,犹是狂夫不任挈壶之事。”古代以刻漏计时间的官为挈壶氏。

☚ 来辟   抑 ☛

读音zh·e(-),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旨热切,入,薛韵。
❶翻转;倒腾。
❷把水等倒过来倒过去。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sh·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食列切,入,薛韵。
❶断;折断。如:棍子折了。
❷亏损;折本。
❸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t·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杜奚切,平,齐韵。
❶[折折]安舒貌;安逸舒适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h·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旨热切,入,薛韵。
❶折断;弄断。
❷损失。如:损兵折将。
❸曲折;弯曲。
❹转折。
❺折服。
❼折叠。
❽折扣。

上一条: 下一条:

折zhé

返:实指望混个饱肚子,哪成想狩猎苦处多;钻山沟子,踩雪壳子,跑了一六十三遭,两手空空往回~。(曹保明《长白山渔猎文化》)

折蜇zhě

❶死,多指早死。例:娃有病没钱看,硬把娃~(ɡě)死了!
❍ 天灾损~人不少。
❷边。例:他在前~,我在后~。
❍ 会场里头人少,边~儿人多。
❸握持。例:手搲~儿,抓~牢,不敢松~手!
❹(禾苗)倒伏。风把麦子刮~倒了,爬~了一地。
❺倾斜容器。例:饭太烧,用两个碗来回倒~一下。
❍ 给锅里倒~油。
❻堵塞。例:把水堵~住。
❍ 你少说话,把嘴窝~住。
❼翻转。例:他走到半路又~了回来。
❍ 把人三番五次地胡~腾!
明汤显祖《牡丹亭·闻喜》:“果应梦,花园后折。”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五:“折,犹握也。”《汉语大字典》:“折,死,多指早死;(禾苗)倒伏;堵塞;翻转。”


折zhè

屈从。例:硬把人~住了,不从不行!
❍ 硬屈~的服从了他。
《广雅》:“折,下也。”

战死。俗语:“杀人一千,自折八百。” 《打西北》(贤孝):“点兵马折了十万人啊,马继援好难辛。”


1. 把一个容器里的东西倒到另一个容器里。2.量词,用于对人诉说事情,盖由戏剧中的“折”引申而来。如:“张三连李四打了捶的事,我这会子一折一折给你喧。”

折shé

受挫,指被公安人员抓获。〔例〕“票虫儿”王晓民一九九四年在音乐厅倒票时,“走”了眼,触了“雷子”(便衣警察)。一下儿“折了”(音舌),被罚了一千多块钱,因为他不是初犯,还在“班房”啃了十天窝头。(虫177)∣我猛然一怔,这不是“斯巴达克”的经理陆子宽吗?他也“折”了。(德150)


折zhē

❶倾倒。〔例〕薛蝌见他这样打扮便走进来,心中又是一动,只得赔笑问道:“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宝蟾把脸红着,并不答言,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端着就走。(红1072)∣到家里头,倒了一碗茶,让老太太喝,“妈您喝,您快喝,快喝。”让老太太快喝,老太太:“这,这,热啊!”“我给您折折。”俩碗儿折了折,老太太把茶喝完了。(瑞十六)
❷涉嫌犯法,被拘禁。〔例〕若不是同院的张老师认识副食店的经理,直劲给我说情,我非“折”进分局,判几年不行。(款27)∣她还记得小锛儿惹是非折进局子里去是胡同里下水道受堵,满胡同汪着臭汤儿,足有半年多才有人来修整好的那年。(心590)∣我猛然一怔,这不是“斯巴达克”的经理陆子宽吗?他也“折”了。(德150)

折ze2

(动)试;推测:我~了一下,这个碗只能蒸半斤米。|心是~出来的[心头的想法是推测出来的]。(籁153)

〔she〕 det: 扁担~了.biant ndanb det jul.
折本 〔she ben〕 beix bent.
折秤 〔she cheng〕yaot nqet.


〔zhe〕jid taob: ~衣服。jid taob eud.
折叠 〔zhe die〕jid taob.
折回 〔zhe hui〕jid nzhangd:他到半路就~来了。wud dandad nangs goud doub jidnzhangd lol jul.
折价 〔zhe jia〕zex nghat:~赔偿。zex nghat bix gangs nex.
折磨〔zhe·mo〕jidmaox:他~人。wudjidmaoxnex.

折siek5[sieɂ]

折本, 亏本
⊳上月~啊趁 (上个月折本还是赚钱)?

ㄓㄜˊ;ㄓㄜˊ;ㄕㄜˊzhé; zhé; shé2550挽。闽语。福建宁德〖tsik4〗。~袖子。试;推测。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e21〗。我~了一下,这个碗只能蒸半斤米‖心是~出来的。手臂用力一摔。晋语。山西忻州〖〗。我捉住他的胳膊,他用劲儿~咾我一把。倾倒;倾注。冀鲁官话。天津〖〗。把碗底儿~了重盛吧。冯骥才《神鞭》一:「这几千人开了锅似的热闹场面,好像~一大盆凉水,登时静下来。」又《阴阳八卦》十一:「他眼一瞅道边有个剃头摊,上去左手提壶,把一壶热水~进铜盆。」中原官话。江苏徐州〖〗。把剩饭~到小碗里。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e21〗。崔显昌《旧蓉城茶馆素描》:「如果这时茶尚未喝白,要么『~』进带来的茶具回家再喝。」下降;减少;亏损。江淮官话。安徽安庆〖〗。大水洪水~了,车子可以开了。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e21〗。汤煮~了好多呵!云南昆明〖〗。天干,滇池首呢水~下去一大截。云南楚雄〖〗。井里的水~了。贵州清镇〖〗。湖北武汉〖〗。冶炼。中原官话。山东曲阜。清桂馥《札朴・乡言正字》:「炼铁曰~。」腰向后弯。中原官话。江苏徐州〖〗。我扶着你把腰~下来。玩皮;淘气。东北官话。东北〖〗。他的孙子可真够~的了。损坏;丢失。冀鲁官话。天津〖〗。冯骥才《阴阳八卦》十七:「您今儿要走,不是~我们面子,是坏您自己名声。」妇女把菜带回家。西南官话。江西赣州蟠龙〖〗。断而犹连。冀鲁官话。河北霸县。1934年《霸县新志》:「物已断尚连曰~~音舌。」装;放。晋语。河南安阳〖〗。~不下装不下‖~不开放不开。逃跑。中原官话。河南通许〖〗。他早~了。残废;拐。吴语。上海〖〗。~手~脚难看煞拐手拐脚难看死了。江苏常州〖〗。摘。中原官话。陕西西安〖〗。免去;作罢。北京官话。北京〖〗。那套老礼儿早该~了。合算。闽语。福建厦门〖tsiat32〗。有~合算‖无~不合算‖无啥~声不大合算。拇指与食指伸直,其两端间的距离。官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绣鞋刚半~,柳腰儿勾一搦。」《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女子)就脱下一只鞋儿投下,张荩双手承受,看时是一只金色鞋儿,将指头量摸,刚刚一~。」用于重叠起来的薄片东西。闽语。福建厦门〖〗。一~纸字钞票。

❶〈隐〉旧时中原地区江湖诸行指数目八。亦作“张挂”。参“柳、月、汪、栽、中、神、星、张、满、足”。
❷〈隐〉北方地区犯罪团伙指被逮捕。

折shé

❶断
 △ 桌子腿~了。
❷亏损
 △ ~本。
❸姓。
【注意】跟“拆(chāi)”不同。
另见1003页zhē;1003页zhé。


折zhē

〈口〉
❶翻转
 △ ~跟头。
❷倾倒(dào)
 △ 把剩菜都~到盆里。
【注意】跟“拆(chāi)”不同。
另见701页shé;本页zhé。


折摺

zhé

❶断;弄断
 △ 骨~|~断。
❷减损
 △ 损兵~将|~寿。
❸打折扣
 △ 五~。
❹弯;曲
 △ 百~不挠|曲~。
❺返回;改变方向
 △ 走到半路,又~回来|转~。
❻汉字的笔画,形状是“乛、㇄”等。
❼折叠
 △ ~纸船。
❽折子,用纸折叠而成的小册子
 △ 存~。
❾按一定的比价或单位换算
 △ ~价|~算。
❿心服
 △ ~服。
⓫挫败
 △ 挫~。
⓬抵换
 △ 将功~罪。
⓭姓。
【注意】跟“拆”不同。
另见701页shé;本页zhē。

❶断:绳子~了︱桌子腿撞~了。
❷亏损:~本︱~耗︱亏~。
另见 zhe;zhe。


倒腾;翻转:~腾︱~了一个跟头。
另见 she;zhe。


折摺
⓫⓬

❶弄断;断:~断︱摧~︱攀(pan)~︱骨~。
❷死亡:夭(yao)~。
❸损失:~杀︱~福︱~寿︱损兵~将。
❹弯曲;曲折:~腰︱磬(qing)~︱波~︱周~︱曲~︱百~不挠(nao)︱隐晦(hui)曲~。
❺转变方向;回转:~回︱~光︱~射︱转~。
❻信服:~服︱心~。
❼对换;抵作:~合︱~算︱~价︱~账︱~旧︱~实︱~兑︱将(jiang)功~罪。
❽按成数减少:~扣︱~半︱对~︱不~不扣︱七~八扣。
❾元代杂剧的一个段落,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
❿汉字的笔形。
⓫叠:~叠︱~纸︱~扇︱~尺。
⓬用纸折叠起来的小本子:~子︱手~︱存~︱奏~。
○~中(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辱(使受挫折和污辱)︱~磨(mo)(使在精神上、肉体上受痛苦)︱磨~(折磨)︱~冲(抵御敌人)尊俎(zu)。
另见 she;zhe。

折shé

❶ 指条形的东西断了:撞折了│腿折了。
❷ 亏损,损失:折了本。
❸ 姓。
另见674页zhē、674页zhé。


折zhē

❶ 翻,翻转:折腾│折跟头。
❷ 倒过来倒过去:拿两个杯子来回折热水。
另见451页shé、本页zhé。


折zhé

❶ 断,弄断:骨折│攀折│朽木不折。
❷ 损失:损兵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❸ 弯,使弯曲:曲折│折腰│百折不挠。
❹ 反转,改变方向:转折点│走到半路又折回来。
❺ 信服:心折│折服对手。
❻ 折合,抵作,换算:将功折罪│两斤小米折一斤绿豆。
❼ 折扣:八折│不折不扣。
❽ 元杂剧北曲每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
❾ 叠,折叠:折扇│折被子│折纸飞机。
❿ 折子,用纸折叠或装订成的册子:奏折│存折儿。
⓫ 汉字中有所屈折的笔画。
⓬ 姓。
另见451页shé、674页zhē。

(9次)
❶折断。九~臂而成医兮《章·诵》
❷摧折;损毁。恐嫉妬而~之《离》
❸折取;摘取。~若木以拂日兮 ~琼枝以继佩 ~琼枝以为羞兮《离》 ~疏麻兮瑶华《歌·大》 ~芳馨兮遗所思《歌·山》 ~芳椒以自处 ~若木以蔽光兮《章·悲》

折zhé

❶折下,折断。《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
❷ 打击,败毁。《离骚》:“恐嫉妒而折之。”王逸注:“言楚国之人不尚忠信之行,共嫉妒我正直,必欲折挫而败毁之也。”

折zhē

❶返。如:把车放好,他~回门前。
❷流氓话,被公安局抓获。如:这小子昨儿~了。/就你这么不守规矩,早晚得~进去。


折zhě

❶对抵,对销。如:两笔债就这么~了。/你的罪就算~了。
❷免,作罢。如:那套老礼儿早该~了。/得了,还磕什么头!~了吧!

折she

另见zhe。折本 折称(cheng) 折耗 打折 亏折 折本生意


折zhe

另见she。折半 折变1 折尺 折冲2 折叠 折兑 折服折福 折干3(gan) 折桂 折合 折回 折价 折旧 折扣 折磨 折辱4 折扇 折射 折实5 折寿 折算 折头 折线 折腰 折账 折纸 折中 折子 波折 摧折 存折 挫折 对折 骨折 曲折 腰折周折 转折 奏折 折子戏 折兵损将 折长补短 折冲樽俎6(zu)折戟沉沙 折柳攀花 折中主义 七折八扣 损兵折将

折(一)zhé (二)shé (三)zhē

【辨形】 右是斤,不是斥。7画。会意。
【辨义】折(一)zhé
❶ 断,弄断,毁掉:折断|折桂|折长补短|折槁振落|折桂攀蟾|折戟沉沙|摧折|骨折|攀折|九折臂|栋折榱(cuī)崩|三折肱为良医|蟾宫折桂|掊(pǒu)斗折衡|群轻折轴|蠹(dù)众木折|兰摧玉折。
❷ 弯,曲:折节|折纹|折腰|波折|磬(qìng)折|曲折|周折|摧眉折腰|低眉折腰|百败不折|艰难曲折|一波三折|隐晦曲折|迂回曲折|不为五斗米折腰。
❸抵作,对换:折变|折兑|折干儿|折合|折价|折旧|折实|折算|折账|折罪|将功折罪。
❹ 叠:折尺|折刀|折叠|折伞|折扇|折页|折椅|折纸|折叠床|折叠伞|折叠椅。
❺ 回转,转变方向:折返|折光|折回|折射|折线|折转|折射角|折射率|折射线|转折。
❻ 按成数减少:折半|折扣|折实|折头|对折|不折不扣|七折八扣。
❼ 减损: 折福|折杀|折寿|折受|损兵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❽ 信服:折服|折证|心折|心折首肯|口服心折|首肯心折。
❾ 挫折:折磨|折辱|摧折|磨折|百折不挠。
❿ 用纸折叠起来的小本子: 折子|折子钱|存折|手折|奏折。
⓫元代杂剧的一个段落:折子书|折子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
⓬死亡:夭折|凶短折。
⓭判断:折狱|片言折狱。
⓮汉字笔画,形状是、。
⓯姓。
〔折冲〕克敌制胜:折冲厌难|折冲御侮|折冲樽俎(zǔ)。
〔折中〕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面折廷争〕在朝廷上当着君主的面争论辩说。
(二)shé
❶ 亏损:折本|折秤|折耗|折钱|折本买卖|亏折|偷鸡不成折把米。
❷ 断:树枝折了。
❸姓。
(三)zhē 〈口〉翻转,倒腾:折个儿|折过儿|折箩|折腾|折跟头。
【辨析】三音都可表示动作义,(一)(二)音都含“折断”的意思,都可用作姓氏。区别在于:
一、(一)(二)音局部义项构词方式不同:折(一)zhé第
❶义项表示“折断”义时,构成合成词和成语;(二)shé第
❷义项表示“折断”义时,限于单用。
二、折(一)zhé,(二)shé用作两个不同的姓。
三、使用时语体色彩不同: 折(一)zhé,(二) shé 二音多用于书面语;(三)zhē用于口语。

折zhe

❶翻转:他一连~了几个跟头。
❷来回地倒腾:他把几个筐子里装的东西~了~,让它们装得差不多一样|你别把稀饭~来~去,容易凉。
另见she、zhe。


折zhe

❶断,弄断:不要~断树枝。
❷回转;转变方向:他往前走了两步又~向右边|他散步到桥边,然后又从桥边~回来。
❸折合,抵换:这些衣服~了一百多元钱 |1美元~人民币5元多|他把日元~成美元 。
❹折扣:不~不扣|本店商品一律九~销售|这些皮鞋打几~?
❺北曲每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这本剧才演了两~|元杂剧只有四~,刚才演的是楔子。
❻叠;折叠:她用手巾~了个老鼠|这船是用纸~的。
另见she、zhe。

(同)摺 拗

折zhé

断(断而未离):我们家~腿烂手的人还有两个子。(五七·1352)不防又把扇子失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三一·711)
另见 zhe;zhe。


折zhē

把容器里的液体倒出: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在漱盂内了。(六三·1495)
另见she;zhe。


折zhé

❶断;弄断: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一枝来插瓶。(五十·1160)
❷折叠:宝钗忙一把接了看时,就知是岫烟才说的当票,忙~了起来。(五七·1362)
❸指折福:王夫人有言,不令年轻人受礼,恐~了福寿,故皆不磕头。(六二·1451)凤姐忙也起身笑说,“~死他了。妹子只管受礼,他原是咱们的丫头。”(六八·1657)
❹折合:又写着一行小字,道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银若干两。”(五三·1231)
❺量词,指戏曲中可以独立演出的一段: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二二·487)
❻损失:探春因一块棋受了着。(六二·1469)
另见 she; zhe。


折shé

另见 zhe,zhe。


折zhē

另见she;zhe。


折zhé

另见she;zhe。

❶猶“庪” 也。《儀禮·既夕禮》:“陳明器於乘車之西,折横覆之。” 鄭玄注: “折,猶庪也。”
❷分。《儀禮·特牲饋食禮》: “膚一,離肺一,主婦俎觳折。”鄭玄注: “折,分。”
❸斷。《禮記·少儀》: “其禮,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鄭玄注: “折,斷分之也。” 《易·賁》: “象曰: 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鄭玄注: “折,斷也。”(《通德堂經解》) 《易·賁》: “象曰: 无敢折獄。” 鄭玄注: “折,斷也。” (《鄭氏佚書》)
❹炤晢也。《禮記·祭法》: “瘞埋於泰折,祭地也。” 鄭玄注: “折,炤晢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折,之設反,注同,舊音逝,又音制。”
❺弃敗之言。《禮記·祭法》: “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 鄭玄注: “折,弃敗之言也。”
❻魯讀爲制,今從古。《論語·顔淵》: “子曰: 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鄭玄注: “魯讀折爲制,今從古。”(《玉函山房輯佚書》)《論語·顔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鄭玄注:“魯讀折爲制,今從古。” (《通德堂經解》)《論語·顔淵》:“片言可以折獄者。” 鄭玄注:“魯讀折爲制,今從古。” (《鄭氏佚書》)
❼未昏曰折。《尚書大傳》: “厥罰常風,厥極凶、短、折。” 鄭玄注: “未昏曰折。” (《通德堂經解》) 《尚書·洪範》:“六極: 一曰凶、短、折。” 鄭玄注: “未齔曰凶,未冠曰短,未昏曰折。” (《鄭氏佚書》) 《尚書五行傳》: “厥極凶、短、折,時則有脂夜之妖。” 鄭玄注: “未昏曰折。”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葬物 > 折
折  zhé

古代葬具。覆蓋於墓穴口的木板。折上有抗席、抗木以承土。《儀禮·既夕禮》:“陳明器于乘車之西,折横覆之。”鄭玄注:“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蓋如牀,而縮者三,横者五,無簀。窆事畢,加之壙上,以承抗席。”《禮記·雜記上》:“而後折入”鄭玄注:“折,承席也。”陸德明釋文:“折,形如牀,無足也。”

折zhé

❶旧时中原江湖诸行谓数目八。
❷旧时戏曲行谓韵脚。《切口·优伶》:“折: 韵脚也。折名凡十有三,伶界所谓十三大折也。”
❸北京及天津地区市井谓被捕。

元杂剧剧本的结构单位。相当于今天话剧与歌剧剧本的幕。不与场等同。这种折实际上是一个音乐结构体制,即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缀成一个套曲。尽管每个套曲的曲牌多寡有别,但却有着一定的次序。套曲中曲牌最少的有三支,最多的达数十支。如元·孟汉卿的《魔罗合》第四折[中吕·粉蝶儿]就用了26个曲牌。折中往往因人物的上场、下场,入而复出,分若干场。一般说,杂剧剧本的四折与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是相一致的,折就成了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的具体分段。可单独演出的折,称“折子戏”。

☚ 出   戏剧的序幕 ☛

折zhé

〖动词〗
一、断,折断(8)。《子产论尹何为邑》:栋折榱崩。——栋梁折断了,屋椽崩坏了。《贾谊治安策一》:臣以为不缺则折。——我认为不缺口就会断。《吊古战场文》:白刃交兮宝刀折。——短兵相接啊,宝刀折断。
二、转,反转(3)。《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向北建造,再转向西面。《六国论》: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他们怎么能够不折转身去投向秦国呢! 《六国论》:韩、魏折而入于秦。——韩、魏二国折转身投向秦国。
三、损失(2)。《苏秦以连横说秦》:未折一矢。——没有损失一支箭。《鲁仲连义不帝秦》:百万之众折于外。——在外边损失了百万大军。
四、挫折(2)。《留侯论》: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因此用傲慢羞辱的方法来重重挫折他。《留侯论》: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所以重挫其青年人刚强锐利之气。
五、毁坏(1)。《北山移文》:或飞柯以折轮。——有的扬起枝条去击毁他的车轮。

折zhé

❶ 折断。《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颈而死。”
❷ 弯曲,拐弯。《淮南子·览冥》:“河九~注于海。”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直走咸阳。”
❸ 折服,使屈服。《世说新语·轻诋》:“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无~之者。”(宏:苻宏。)苏轼《教战守策》:“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其骄气。”
❹ 责难,驳斥。《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廷争,臣不如君。”刘禹锡《天论》:“柳子厚作《天说》以~韩退之之言。”
❺ 死,多指早死。《汉书·五行志》:“父丧子曰~。”苏轼《屈原塔》:“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考:年老。)
❻ 判断,裁决。《论语·颜渊》:“片言可以~狱者,其由也与?”(由:仲由,孔子弟子。)《法言·吾子》:“众言淆乱则~诸圣。”
❼ 折合,抵当。《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其地东西夹,南北长,可~方千里。”杜甫《铜瓶》:“蛟龙半缺落,犹得~黄金。”

*

❿⑾

D5DB
㈠zhe❶断,弄断:~断/骨~/~箭盟誓/~戟沉沙/~桂攀蟾/公园里严禁攀~花木。
❷失,损失:~寿/~福/夭~(幼年死亡)/损兵~将/赔了夫人又~兵。
❸曲,弯转:~腰/~线/曲~/光线~射。
❹回转:转~/刚走出门又~了回来。
❺(使在肉体、精神上)受挫,受痛苦:~磨/~辱/百~不回/百~不挠。
❻屈服;屈从:~服/心~。
❼抵换,相抵:~合/~算/~价/~旧/~账/~罪。
❽指按成数有一定减少:~扣/~半/打~/不~不扣/所有商品九~优惠出售。
❾叠,重叠起来:~叠/~尺/~扇/~纸/把信~好装进信封里。
❿(纸)叠成的本儿:~子/奏~/存~儿。⑾绉纹:绉~/水波千~。⑿戏曲名词,相当于一场或一幕;其中可以单独演出的称为“折子戏”。⒀汉字笔画名。⒁姓。
㈡zhe❶翻转:~跟头/把扣着的盘子~过来/他从楼梯的护栏上~了下去。
❷倒腾;把物体从一处倒往另一处:把剩的饭菜~在一个盆里/用两个杯子~一~,水凉得快。
㈢she❶断:椅子腿儿~了/他的腿摔~了。
❷亏损:~耗/~本儿/~了一笔钱。

事情、行动量

事情、行动量

表示事情量:件(一~小事) 点(两~意见) 起(几~案子) 桩 宗(一~心事) 码 折(一~趣事) 则眼(看一~) 种(各~迹象) 回(两~事) 重 屡屡(~不尽)
用于分条项的事情量:项(八~注意) 则 注(一~买卖)
表示反复再现的事情量:次(初~;再~) 度(再~公演)
表示事情过程的段落量:阵(一~风)
表示事情经过的量:场(一~透雨;血战一~)
表示行动量:记(一~耳光) 通(擂鼓三~) 把(帮他一~)
动作的全过程量:遍(数~;看一~) 巡(数~;酒过三~) 阵(一~掌声)
一遍又一遍:再三
三遍:三复
一个来回行动的量:转(走一~) 来回

☚ 物量   个体物量 ☛

相反

相反

左(相左) 背戾
表示事实与希望相反:偏偏 偏巧 偏生
表示和意料相反:倒(那~是的)
表示前后意见相反:反之
表示后面说的和前面想的相反:无如
表示与上文的意思相反:折 返 反转反而 顾乃 顾返
反倒,反而:颠倒
违背,相反:怫忤
完全相反:截然相反

另见:违反 不正 矛盾 ︱相同

☚ 相反   反常 ☛

夭折

夭折

夭(夭亡;夭谢;夭殇;夭短;夭促;夭逝;夭死;夭绝;夭殁;夭丧;夭殂;夭枉;夭昏;夭逝;夭命;夭没;夭寿;夭遽;夭阏;夭摧;早夭;死夭;殂夭) 殇(殇折;殇夭;夭殇;早殇) 折(折短;残折) 凶(凶短;凶短折) 夭 不禄 不育 短世 昏札
死丧夭亡:凶夭
婴儿夭折:杏殇
未满八岁而夭折:无服之殇
出生未取名而死:昏 殙
女子夭亡:蕙折兰摧 蕙损兰摧
贤者夭折:玉折
意外夭亡:夭横
(未成年而死:夭折)

☚ 早死   死人之多 ☛

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

心里计算:盘算 盘计
 用脑子计算:心算 潜计
暗自计数:默数
 暗中默默计算:暗计 暗数
私下计算:暗算
掐着或弯着指头计算:掐(掐算;掐指;掐一掐)
弯着指头计数:屈指(~一算) 诎指 倒指
 屈指数尽:指尽
顺着先后次序计数:顺数
一个一个地计算:点(点数;~钱)
用筹来计算:筹算
以钱计算:赀计 赀算
按斤计算:论斤
称量计算:料算
估量计算:訾计
 衡量计算:校计
测量计算:测计
 暗自测算:潜度
考校计算:比数
比照计算:折算 换算
 按比价计算:准算
 在实物和实物间按照比价计算:合(~价;~钱) 折(~旧;折合;折算;对~)
 把实物折合成钱:折价
依照数学法则计算:运算 意算 意筭
 按一定的原理和公式计算:演算 演草

☚ 计算什么   推算 ☛

出借

出借

贳 借(借与;借予;借给;借人;借措;借出;借给) 贷(给贷;丐贷) 假
借各种东西:借东借西
向外部人员出借:外借
租借出去:租(租赁;租借:出租)
借出钱:贷予 贷借 贷给 贷账 生贷举贷 丐贷
将钱借给人:借贷
 借贷本钱:贷本
贷给款项:放贷
放贷或出卖:贷卖
免除租税,借放钱粮:蠲贷
为收取利息而借钱给人:放(放债;放费;放钱;放账;生放) 举贷 贷称
借贷予人收取利息:贷息
 放债获取利益:出举兴生
 在赌场放债:放囊
金融机构借款给单位或个人:贷(贷款;农~;信~)
短期内按日息借钱:折(折借)
(借出去:出借)

☚ 借钱   欠着 ☛

弯曲2

弯曲2

弯(~身;~屈) 弓(~身) 勾(~头;勾屈;挠勾) 挫(一~身)折(~腿) 偻(佝偻;拳偻;~着腰) 鞠(鞠拱;~身) 屈曲 蜷曲
弯曲和伸直:屈伸 屈信 诎信 诎伸
 弯曲和伸展:诎申
 一伸一缩地抽动:闪动
 屈伸的样子:蜿踡宛宛 夭矫
一屈一伸:一诎一信
弯曲肢体:诎体
 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
上身弯曲:控背躬身
(身体的一部分作弯曲的动作:弯曲)

☚ 身动   蜷曲 ☛

制服

制服

克 拿(~下马) 折(折服;折伏;折首) 制伏 降伏 束伏 摧伏 断服
制服敌人:致敌
 以美德代替武器来感化敌人,制服敌人:执干戚舞
 能制服敌手:捉鼠拿猫
 制服强敌:擒龙缚虎 擒龙伏虎 擒龙捉虎 擒虎拿蛟
 降伏凶猛之敌:服猛
先让对方动手,待抓住其弱点后,再进行反击以制服对方:后发制人
降伏妖魔:降魔 降妖
制伏坏人:降魔伏怪
制服凶恶者和坏人:降妖捉怪
降伏邪恶,使之归从正义:降邪从正
坏事被杜绝,坏人被制伏:妖孽伏息
应付,制伏:应制
开导使制伏:开制
战胜,制伏:克服
降伏,制伏:收伏
制伏使顺从:收服
以温柔的方式制伏强者:柔能克刚 柔能制刚 梧桐断角
施教化使顺服:训教
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以力服人
以威力或暴力制伏:威制
 以威力使制伏:威服(~四夷) 威厌
 以威势使畏服:威畏 镇摄
 以威势使折服:陵威
强大的势力能制伏一切:风行草靡 风驰草靡
某种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物:一物一制 一物降一物
凶悍倔强,难以驯服:桀骜难驯
(用强力压制使驯服:制服)

另见:强制 压制 威胁 强迫 迫使 服从 投降

☚ 制服   驯服2 ☛

人死

人死

卒(病~) 丧(丧亡;丧仆;丧没;彤丧;凋丧;命丧黄泉) 陨(陨谢;陨亡;陨世;陨没;陨缺;陨踬;陨蹶;陨毙;陨身;陨丧;陨逝;凋陨;颠陨;陨身碎首) 殂(殂化;殂背;殂逝;殂丧;殂谢;殂落;殂没;殂殁;殂歾;殂殒;殂灭;殂仆;殂蹶;殂踬;殂越;告殂;星殂) 殒(殒灭;殒没;殒殁;殒坠;殒越;殒落;殒谢;殒毙;殒背;殒逝;殒隧;殒身;殒零;殒踣;殒世;殒队;殒颠;灰殒;颠殒;凋殒) 殊(不~) 歼(歼夺) 殁(谢殁) 殪(殪没) 折(折落;折摇) 徂(徂谢;徂殒;徂没;徂迁;徂落;徂丧;徂殁;徂背;徂逝;徂颠;迁徂;凋徂) 落(落气;落眼;凋落;殂落;眼光落地) 零(零落;零坠) 尽(溘~) 撂 终(命终;长终) 故(故去;物故) 倾(倾世;倾没) 槁(槁榇;槁磔) 没(没去;没世;没命;没亡;没化;没下;没齿;没寿;没气;泯没)殁(殁世;殁化;殁丧;殁背;殁谢) 就 登(登陟) 往(往化;长往) 泯 萎(萎折;萎谢;萎绝) 命过 失身 亡身 亡故 身亡 除亡 降魄 寂灭 阒寂 黄茅 鹏谶 颠越 颠狈 颠踣 奄忽 奄然 奄弃 丧钟 谢生 不幸 命过 瞑目 合眼 闭眼 眼翻 老了 谢世 谢事 谢时 奄谢 沦谢 零谢 凋谢 凋零 凋丧 凋枯 凋逝 凋落 凋替 凋歼 大归 凶归 归去 归真 归尽 归山 归西 归泉 归阴 归神 气尽 永蛰 长乖 回家 回去 还真 进土 下世 不起 了帐 了账 神迁 迁化 幽沦 沉沦 就木 就命 捐命 冥寞 冥漠 冥默 冥茫 冥冥 目瞑 瞑目 宿莽 梦奠 影削 送心 隐化 放臂 枕块 灰骨 薪尽(薪尽火灭) 薪火 散场 合眼 大幻 珠碎 绝气 气绝 断绝 身死 无身 死终 沉眠 上天 遐升 大夜 长递 长寐 报销 幽没 做鬼 好歹 长眠 咽气 撒手(撒手人寰;撒手而去;撒手长逝;撒手闭眼;撒手尘寰) 返真元 回老家 归道山 见上帝 寘壑谷 见闫王 见马克思 见闫罗王 寝潜泉下 身归泉世 命赴黄泉 命染黄沙 三长两短 归之尘世 神灭形消 神灭形销 羽化成仙 羽化登仙 羽化升天 羽化飞天 不讳之变 一瞑不视 展脚伸腰 命染黄泉 山高水低 凤靡鸾化 伏尸流血 灰飞烟灭 灰飞烟冷 灰沉烟烬 灰消烟灭 黄金入柜 吹灯拔蜡 衔口垫背
佛教、伊斯兰教指人死:归真
死亡(含诙谐或讥讽意味):呜呼哀哉 于乎哀哉
人死去(含讽刺或幽默味):寿终正寝
人死的谐语:伏维尚飨 伏维尚享 伏惟尚飨
如果有一天死亡:一旦无常
停止呼吸:断气
人死时停止呼吸:纩息不属
人死时断气:咽气 咽气
丧命,死亡:断根绝命
永别,死去:淹诀
殒寿,死亡:霣祚
沦落丧亡:凋沦
自寻死路:找死 作死(装脸~)
人已死:吹灯 音徽寂寥 音徽已沫 音容悄然

另见:阴间 坟墓

☚ 人死   人死的婉称 ☛

损耗

损耗

折(折耗;销折) 蚀(蚀耗;亏蚀) 耗荡 凋耗 愆耗 损费 残耗 伤耗 亏耗
因使用或磨擦而损耗:铄 消损 消磨 磨损 磨耗
老鼠造成的损耗:鼠耗
侵蚀损耗:蠹耗
碎烂损耗:破损 麋耗
浪费损耗:糜损
亏空损耗:蚀 折(亏折) 亏耗
量入量出的东西总难免有折耗:东量西折
(损失消耗:损耗)

☚ 消耗   耗力 ☛

倒出

倒出

倒(~水;~茶) 覆 倾(~盆;~注)
把堆积物倒出来:攉(~土)
把开采的煤、矿石等铲起来倒到另一地方或容器中:攉(~土)
挡住渣滓把液体倒出:滗(~米汤)
抖动着向外倒出:抖(全~出来)
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使容器出口朝下,让液体慢慢流出:
猛力倒水使散开:泼(~水;~头;~街)
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倾竭;倾倒;倾其所有;倾箱倒箧;倒箧倾箱;倒廪倾囷;倾筐倒庋;倾筐倒箧;倾囊倒箧;倒箧倾筐) 倒箧 倒尽
 倾倒液体:

另见:斟酒 倾斜 器物

☚ 放出   举起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信服

信服

折(折服;折倒) 服(服信;厌服) 摘伏 摘覆 厌服 慹服 帖伏
道理令人折服:理折
道理说得透彻,使思想顽固的人也信服:顽石点头
为人所信服:孚(相孚)
为众人信服:庶孚
为人充分信服:餍服
使人感动信服:感孚
以良好的品德使人信服或服从:以德服人
口头表示信服:口服(心服~)
理屈而折服:穷服
欣赏信服:餐服
推崇信服:归服 归志
推重信服:推信
非常符合众人的期望,很使人信服:深孚众望
非常信服:雅服
真心信服:口服心服 心服口服 口服心折
口服心服,真心认可:心服首肯
使人十分信服:饔服

☚ 心服   悦服 ☛

段落

段落

段(顿段)
诗歌或乐曲的段落:
戏剧作品演出中分的段落:场(上~;下半~) 折(四~) 出(三~)
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
教材的段落:课(全书十~)
事物发展过程中划分的段落:步 阶段
工作,活动等开始的阶段:开局
事情发展的步骤、阶段:
历史上的新阶段:新篇(新篇章)
事物高度发展的阶段:高潮
事态、感情等发展最紧张的阶段:白热化
发展过程中衰减的阶段:低谷
快要结束的阶段:尾声(接近~)
最后阶段:末(末了;末尾) 尾(结尾;后尾) 最终 最后 终极
一个过程的最后阶段:晚期
文章、事情等的最后一段:煞尾

☚ 片断   因素、传统 ☛

曲折1

曲折1

回(回曲) 纡(纡曲;纡回;纡迴;纡洄;纡絗;纡徊;纡缓;纡谲) 迂 折 屈(屈曲) 宛曲 宛委 顿曲 崎曲 绕弯 间关 颉曲(羊肠~)
山川绵延曲折:蜲蛇
屋梁脆弱曲折:栋桡 栋挠
崎岖曲折:险曲
狭窄曲折:厄曲
幽深曲折:隐曲
陡峭曲折:峻折
险阻曲折:阻折 险折
盘旋曲折:旋折 旋曲
盘绕曲折:蟠纡
蜿蜒曲折:宛转
蜿蜒曲折,回环往复:九曲回肠
高低曲折:逦倚
迂回曲折:纡曲 纡折 纡余 纡威 纡轸 迂曲 迂折
回旋曲折:回(回合;回折;回屈;回还;低回) 迴曲 迴折 迂威 纡折纡曲 纡余 纡轸 盘纡 盘行 癹骫 潆折 潆委 缭曲 旋曲 萦曲 萦委 萦折 胶戾 缭戾
回环曲折:盘折 周折(几经~) 周章(煞费~)
曲折很多:曲曲(曲曲弯弯;弯弯曲曲) 屈屈 曲里拐弯 转弯抹角 拐弯抹角 峰回路转
极言曲折之多:百折
(弯曲:曲折)

☚ 曲折1   曲折的样子 ☛

折磨

折磨

折(折挫;折掇;折堕;折蹬;折腾) 磨(磨折;磨难;磨勒;磨灭;磨障;磨砻;挫磨;琢磨;磋磨;好事多~) 钝(钝置) 禁加禁害 陵迟 凌迟 淩持 鞭挞 刁虐 着莫 著抹 著莫 着末 揉搓 揉砑 啃啮 啮食 啮啃 啃啮 打熬 傒幸 僝僽 波查 波吒 顿摔 炙煿 摧靡 烝熬 收拾 煎铄 相煎 熬煎 爊煎
折磨,使受苦:
折挫,折磨:顿捽
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雨僝云僽
用各种手段加以折磨:掴打挝揉
摧残,折磨:折到 折倒
严酷的折磨、迫害:雪压
(使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折磨)

另见:摧残 虐待 精神1 身体

☚ 践踏2   害人 ☛

判断

判断

断(断杀;断制) 折(~狱) 决定 谳决 剖判
表示判断的语气:也 矣 哉 焉 邪
判断事理:断理
有经验的人办事精明能干,观察和判断问题又快又准:老吏断狱 老吏断律
判断形势和估量自己的能力:揣时度力
判断敌情:料敌 断敌
区分判断:区判
 分辨判断:辨断
推论判断:推断 论断
 公平论断:平议
推究判断:推处
审察判断:察断 详断
查察判断:纠折
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必(必定;果必) 定(毕定;的定;一定) 准(准定;一准) 要须

另见:评定 判定 断定 肯定 否定

☚ 判断   评判 ☛

簿册

簿册

册(册子;清~;底~;表~) 本本 本子 簿子
文书簿册:简记
供抄写用的簿本:钞本
用纸折叠或装订的册:折(折子;奏~;存~) 折(存~;手~)
登记户口的册:版(版籍;户版) 户账 户籍 人籍 口籍 板籍 白籍 齿籍 黄籍 黄册 丁册 籍账 名数 户口(户口册) 门户册
专做某种记录用的本子:手册
记事记账的簿册:簿 册籍
簿籍,册籍:录(语~;名人~)
登记、书写所用的册籍:籙 簿籍
记载人事的册:记籍 记载
古代计吏记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账册:计账
记功的册:铭典 伐阅 功劳簿
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录(言行~;备忘~)记事册 随手簿
记载脉法的簿籍:诊籍 诊借
官署中的文书籍册:簿书 计册 计书 计版
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铨历
登记官吏缺额的簿册:阙簿
登记谪降者的册簿:谪籍 谪借
古代书写军令的册:尺籍
明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访册
记载学生出席、缺席和学习情况以备考核的簿册:课簿
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谱表

另见:纸片 装订 书写 记录1

☚ 簿册   名册 ☛

折断

折断

折(~枝) 拗(拗断;拗折;~花) 撅(~枝) 掂(掂折) 搚 挫 捩 抈 撧(撧折) 鞼 断(断折;弄断;~其十指) 拉(摧枯~朽) 慑锉
拉下折断:攀折 拉折
倒下而折断:倾折
破坏折断:破折
生硬地扭折:生扭
用强力折断:摧折 桡折 凌挫 折拉 错析
 倾覆摧折:覆折
 凋零摧折:燋夭
(将物弯曲使断开:折断)

另见:采摘

☚ 折、摘、扭   采摘 ☛

断;弄断;损失;弯转,曲屈;折合;折扣;杂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今指 一出:~半/~变/~冲(衝)/~兑/~返/~福/~服/~干(乾)/~光/~桂/~回/~价/~节/~旧/~扣/~柳/~卖/~磨/~辱/~杀/~射/~实/~受/~寿/~算/~头/~线/~腰/~狱/~账/~证/~枝/~衷/~水/~色/~杖/~券/~俎/~威/~愧/~漕/~叶(yè)/~疡/~征(徵)/~箭/~锋/~阅/~钱/~槛/~槁/~简/~让/~北/~倒/~肱/~履/~丹/~足/~床/~骨/~纳/~捶/~笄/~蒲/~齿/~盘/~胶/~馘/波~/摧~/挫~/对~/攀~/曲~/夭~/心~/周~/转~/~帛钱/~子戏/~杨柳/~桂令/~慢幢/~臂三公/~戟沉沙/《汉宫秋》第三~。△~墌。又音shé,亏损:~本。姓,汉代有折像。以上不作“摺”

折zhé

旨热切,入薛。
❶折断,截断。《韩非子·亡征》:“木之~也必通蠹,墙之毁也必通隙。”
❷夭折,死亡。《书·洪范》“短折”孔疏:“未冠曰短,未婚曰~。”
❸挫折,摧折。江淹《别赋》:“意夺神骇,心~骨惊。”
❹驳斥,责问。见“廷折”。
❺判断。《书·吕刑》:“非佞~狱,惟良~狱。”
❻弯曲,曲折。《礼记·玉藻》:“周还中规,~还中矩。”

❶折断或扭转,治疗上喻当机立断以扭转病势的方法。如对热邪深重患者,采用大寒之剂折其化火上炎之势。《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
❷喻疼痛程度。如腰痛如折。
❸喻屈曲的体位或动作。如取穴时使病人曲臂,并引两肘尖相合在一起,以取到灸脊部中央的部位。《素问·骨空论》:“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音佘shé)可存(1096—1126) 北宋末期将领。字嗣长,府州(今陕西府谷)人。以武荫补入仕,为右班殿直,随其兄守边,设计擒党项部落领袖女崖,以功迁秉义郎,又升第四副将。宣和三年(1121),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他为第四将作后继部队,兼率三将兵,自浙东转战至黄岩,擒吕师囊,以功升武节大夫。四年,又奉令镇压在两淮活动的宋江。寻被太原守安抚使张孝纯辟为河东第二将。七年,金兵侵雁门,他领兵救援,在崞县被俘。靖康元年 (1126)逃出,未几病死。

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的分场。因当时把一场戏的曲白写在一个纸折上得名。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大套,一韵到底。南戏、传奇分“出”或“折”,可单独上演的一“出”或一“折”称“折子戏”。

折摺

(一) she ❶断。如:树枝折了,枪杆折了。
❷亏损。如:折本,折耗。
❸姓。(二) zhe翻转。如:折跟头,折腾。(三) zhe ❶折叠。如:折纸,折扇。
❷折子。如:存折。
❸断。如:骨折。
❹损失。如:损兵折将。
❺弯曲。如:转折,折射,折腰。
❻折服。如:心折。
❼折合,抵换。如:折价,折旧,折算。
❽折扣。如:九折,折实,不折不扣。
❾一个剧本中可独立演出的一场或若干场。如:折子戏。

折shé

Ⅰ  ❶ (断) break; snap: 栎木弯而不 ~。 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 树枝在积雪的重压下突然 ~ 了。 The branch snapped under all that snow.
❷ (亏损) lose money in business Ⅱ  (姓氏) a surname: ~ 阳 She Yang
另见 see also zhē; zhé。
◆折本 lose money in business; 折耗 damage (to goods during transit, storage, etc.); loss


折zhē

 [口] ❶ (翻转) roll over; turn over: ~ 跟头 turn somersault; ~ 过儿 turn over; ~ 来 ~ 去 roll about
❷ (倒过来倒过去) pour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wo containers: 开水太烫, 拿两个杯子 ~ 一 ~ 就凉了。 The water's boiling hot. Pour it from one cup to another to cool it.
另见 see also shé; tí; zhé。
◆折腾 turn from side to side; toss about; do sth. over and over again; 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 get sb. down


折zhé

Ⅰ  ❶ (断; 弄断) break; fracture; snap: 攀 ~ 花木 break off flowers and branches; ~ 断树枝 snap off a twing
❷ (损失) lose: 损兵 ~ 将 suffer heavy casualties; 亏 ~ 了五百元 have lost 500 yuan
❸ (弯; 弯曲) bend; flex; twist: 这条河 ~ 向东流。 The river bends to the east.
❹ (回转; 转变方向) turn back; change direction: 走到大门口又 ~ 了回来 turn back at the gate; ~ 入另一条街 turn into other street
❺ (折服) be convinced; be filled with admiration: 心 ~ be deeply convinced; be filled with heartfelt admiration
❻ (折合; 抵换) amount to; convert into: 把美元 ~ 成人民币 convert dollars into Renminbi yuan
❼ (折叠) fold: 把地图 ~ 成小册子 fold up the map into a booklet Ⅱ  ❶ (折扣) discount; rebate: 打九 ~ allow ten per cent discount; 如立即付款可打九 ~ a 10% rebate for immediate payment
❷ (北曲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 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 an act
❸ (折子) booklet; folder: 奏 ~ memorial to the throne; 存 ~ deposit book; bankbook
❹ (汉字的笔画) turn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s)
另见 see also shé; tí; zhē。
◆折板 folded plate; 折半 reduce (a price) by half; give 50% discount; 折布 plaiting; cuttling; 折尺 zigzag rule; folding rule; folding pocket measure; folding pocket rule; 折冲 [书] repulse or subdue the enemy; 折窗 folding casement; 折凳 camp stool; 折叠 fold; cuttle; alias; enfoldment; folding; {冶} lap; 折叠式(的) folding; 折断 break off; rive; wreckage; 折服 subdue; bring into submission; be convinced; be filled with admiration; 折光 {物} refractive power; 折合 convert into; amount to; 折回 retrace; turn back (halfway); 折戟沉沙 with broken halberds [arms] buried in the sand; a disastrous [crushing] defeat; 折价 convert into money; evaluate in terms of money; cut-rate price; reduced price; 折旧 depreciation; 折扣 discount; allowance; rebate; abatement; 折流 baffling; 折门 {建} folding door; accordion door; 折磨 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 torment; molestation; affliction; harassment; 折辱 [书] humiliate; 折杀 [书] You overwhelm me with more than what I deserve.; 折射 {物} refringence; refingency; anacampsis; refracting; refraction; interception; 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 refractivity; index of refraction; refracture index; refracting power; 折实 reckon the actual amount after a discount; adjust pay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ce index of certain commodities; 折算 obversion; convert; 折头 [方] (折扣) discount; rebate; 折线 broken line; dog-leg path; fold line; polygonal line; 折腰 [书] bow; 折页 {刷} fold; folding; 折账 pay a debt in kind; 折纸 paper folding; flexagon; 折衷[中] compromise; 折子 booklet in accordion form with a slipcase,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 etc.; 折子戏 highlights from operas

turning stroke

封邑名。见折君戟铭文。时代在战国早期。地望待考。

折zhé

冲御侮|长补短|冲尊俎|戟沉沙|节读书|节下士|节向学|首不悔

❷ 百不挠|百千回|不不扣|斗蛇行|九成医|面廷争|宁不弯|七八扣

❸ 蟾宫挂|摧眉腰|将功罪|拉枯朽|片辞狱|片言狱|片言之|损兵将|损军将|五斗腰|雁行

❹ 百败不|大费周|艰难曲|兰摧玉|瓶坠簪|三波六|一波三|隐晦曲|迂回曲

折,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籀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以从斤从斷“木” 會意,即以斤斷木。金文第一字形沿襲甲骨文,第二字形加二短横指示斷處。斷木稍連則訛爲手形,小篆從之,隸定作 “折”。從文字角度看,斷木非 “木”,故不得以从斤从木會意。本義是折斷,引申爲裁斷、屈從、折服、彎曲、减損、挫敗、折磨、損害、毁壞、死亡等義。卜辭、銘文皆有本義用例。銘文或通 “誓”,或通 “哲”。
楚簡帛文作,形有訛變,皆有理可尋。秦簡牘文作,承古而稍變,古隸典型。

折·析zhé·xī

(金)
析,会意字,金文一边是大斧,一边是断成两截的“木”,意为大斧折断树木。楷书将“木”讹变为“扌”有人认为是把手砍断了。折,又读shé,《唐韵》:“食列切,音舌。”“析”,甲骨文结构与“折”类似,也是会意字,本义为把木头劈开。“析”与“折”字形上的区别是“木”或断,或连。从字义上看,“折”为“木”之横断,“析”为木之纵向裂开。“析”一异体为“㭊”可为证。折木成段,析木为片。此二者之别。王充《论衡·量知篇》:“断木为椠(长约三尺),析木为板。”作声符形成的字分别是:
zhe
阳平:哲(哲学)
去声:浙(浙江省)

淅(淅沥,象声词)
皙(白皙)
晰(清晰)
菥(菥蓂,二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
蜥(蜥蝎)
相关链接
1.“柝”(tuò),字本义亦为“木裂开”。“、”指事符号。古代报警、报时往往敲击木片,谐“铎”之音。(参看“睪”字条)
2.“誓”(shì,宣誓),为会意字。“折”有断的意思,“宁折不弯”,断也。断者,不可反复。“誓言”,不反悔的话。逝(逝世),也是一去不回了。“折”有“断”的意思,故“片言可以折狱”。(《论语·颜渊篇》)

173.趣談“折”字

折,古人爲了取信于人,往往斷木爲誓,無疑折是誓本字。後直接指折斷字,於是加言爲誓,各得其所。


甲骨文;金文;篆shé,zhē,zhé

[扌(手,意符) + 斤(意符) → 折(《説文》:“折,斷也。從斤斷艸,譚長説。,籀文折從艸在仌中,仌寒,故折。”折,甲骨文像“以斤〈斧〉斷木”。 1.shé,引申爲做生意虧本〈折本交易〉;2.zhē,來回擺弄〈折騰〉;3.zhé,事業未成〈挫折〉。多用於長條形的物體的斷開〈骨折〉,引申爲損失〈損兵折將〉。)]
《詩經·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二哥二哥聽我言!不要翻牆進我院,免得桑苗遭踏踐。)
[春秋] 左丘明《左傳·襄公七年》:“衡而委蛇(weī yí),必折。”(楊伯峻注:衡即橫,謂強橫、專橫。此種人,從容自得,不思後患,必將毀折。)
[唐] 李商隱《曲江》:“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唐] 無名氏《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7画)
❶shé
❷zhē
❸zhé(摺)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读zhé,表示 “折叠 (如折尺、折扇)” “用纸折叠而成的本子 (如奏折、存折)” 义时,折字一般写作摺。《简化字总表》规定,在摺和折意义可能混淆时,摺仍用 “摺”。右边是斤,不要错写成斥。

*折shé

7画 手部 
(1) 断: 笔杆~了|他摔~了腿。
(2) 损耗;亏损: ~耗|~本
(3) 姓。
 另见zhē(511页);zhé(511页)。


*折zhē

7画 手部 
(1) 翻转: ~跟头|把箱子~了个底朝天。
(2) 倒在一起或倒过来倒过去: 把饭菜~在一个碗里|水太烫,拿两个杯子~一~再喝。
 另见shé(360页);zhé(511页)。


*1zhé

7画 手部 
(1) 断;使断: ~断|骨~|~戟沉沙|~根树枝当拐杖。
(2) 死,多指年幼时死亡: 夭~。
(3) 摧折;挫败: 挫~|百~不挠。
(4) 损失: ~寿|损兵~将。
(5) 在原价基础上减去: 五~|打~|不~不扣。
(6) 弯曲: ~射|转~|曲~|周~。
(7) 心服: ~服|心~。
(8) 换算成: ~合|~价|~旧|~算。
(9) 抵偿: 将功~罪。
(10) 古代戏曲的段落名,每剧多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一场: ~子戏。


*2(摺)zhé


(1) 叠,将纸、衣服等的一部分翻过去,与另一部分贴在一起: ~叠|~扇|~尺。
(2) 折子,指用纸折成的小册子: 存~|奏~。
 另见shé(360页);zhē(511页)。

折()


甲骨文合集7923,殷
……折暈……
按: 从斤从中斷之木,會以斧斤斫斷樹木之意。

甲骨文合集9594,殷
貞勿令折歸。
按: “斤”下增“廾(雙手)”。

甲骨文合集18459,殷
……莧……折……

甲骨文合集21002,殷
丙戌步, 丁亥。 ……折。

多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5,西周晚期
多友右(有)(折)首(執)(訊), 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又五人。

師同鼎,殷周金文集成2779,西周晚期
(折)首𡙕(執)(訊), 寽(俘)車馬五乘大車廿羊百。

洹子孟姜壺,殷周金文集成9730,春秋
于大無(巫)𤔲(司)折(誓)于大𤔲(司)命。

古璽彙編4299,戰國
折上。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19,戰國
(始)折(制)又(有)名。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6,戰國
非甬(用)臸, 折(制)坓(刑)。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59,戰國
門外之𥿆(治), 谷(欲)亓(其)折(制)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武王踐阼3,戰國
武王西面而行, (曲)折而南,東面而立。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25,戰國至秦
皆不勝任而折。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12,戰國至秦
屋不壞折,主人必大傷。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89,戰國至秦
毆者顧折齒,可(何)論?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崇保障之治,建勿剗之化,開義遏□□罰折中,户口既盈,禮樂皦如。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折節清行,恭儉束脩,政崇無爲,聲教禁化。

寇霄墓誌,北魏
朋人司馬或痛道範之速墮,哀松蘭之早折。

寇演墓誌,北魏
玉折瓁彫,僉焉痛惜。

賈通墓誌,隋
所惜桂折芝亡,勞徽易泯,不刊景行,英音誰紀?

苟君妻宋玉艷墓誌,隋
纂義壯武,絫乗折請。

宴濟瀆序陰,唐
不以險阻折其勢,不以清濁汩其流。
《説文》:“㪿, 斷也。 从斤斷艸。 譚長説。 , 籀文折从艸在仌中, 仌寒故折。 , 篆文折从手。”
甲骨文“折”字从斤从中斷之木,會以斧斤斫斷樹木之意。“斤”下增“廾(雙手)”,以斤斷木的造字意圖更顯。金文“折”與“斤”相對的中斷之木或訛作上下疊置的兩“中” ,是爲 《説文》正篆所本; 或於兩“中”之間增“二” ,以示斷意, 是爲《説文》籀文“”所本, 故知《説文》 “籀文折从艸在仌中, 仌寒故折”之説無據; 兩“中”形近於“手”, 故《説文》 “折”字从手之篆文“”本於此而生,並流行於後世。

☚ 蒸   卉 ☛

折1.摺1.zhé 2.zhē 3.shé

1.zhé 甲骨文至周初金文从斤(斧头),从倒正两屮(chè,草)、一屮或上下两屮。象用斧子砍断草形。春秋初金文和《说文》所载籀文上下两屮之间有两横,表示砍断。《说文》草部从上下两屮,从斤(斧子)。汉隶还有从两屮不误的。《说文》所载小篆和一般隶楷把上下两屮误连,误成扌(手)字。本义是从斤断草。引申为断,弄断。如:折花|攀折。组词如:折磨。引申比喻幼年死亡。如:夭折。引申为损失。如:损兵折将。又为弯转,屈曲。如:折腰|转折点。组词如:折中(折衷)。又为叠。如:折衣服|折尺。组词如:折叠。转义名词,指用纸折叠起来的本子。一般说折子。如:存折。元代以来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出。叠义和叠本义本多作摺,摺本毁坏义,又同拉。约近代群众因折和摺音同义近。以折代摺,杂剧折子,本多作折。现以折为规范字。见《总表》。又引申为心服。如:折服|心折。约宋代以后又指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如:折账|折变。约明代以来有折扣,即按成数减少。如:打折扣|九折。
2. zhē 又引申为翻转,倒(dáo)腾。变读阴平。如:折跟头|用两个碗把开水折一折就凉了。
3.shé 两断,断而不连。相当于切断义的口语音。如:绳子折了。又为亏损。如:折本。组词如:折耗。

折摺★繁、规◎常★常◎常


折,表意,甲骨文、金文、《说文》籀文、小篆1从斤从断木或断艸,斤指刀斧,表示用刀斧砍断草木;小篆2把断艸讹为手。本义读zhé,折断,引申为判决诉讼案件、挫败、夭折(早死)、损失、弯曲、回转、折叠、折子(折叠的写有奏章等内容的小册子)、元代杂剧的一个段落、折合、折扣等;又读shé,引申为断、亏损、损耗等;又读zhē,引申为翻转、倒腾(倒过来又倒过去)等。摺,形声,从手,習声,本义为毁坏,假借为折叠,由此引申为折子、元代杂剧的一个段落等。《简化字表》把“摺”简作“折”,采用同音通用字,并规定:“在折和摺意义可能混淆时,摺仍用摺。”
【辨析】
❶“折”与“摺”不是等义简繁字,“摺”又是规范字。
❷以“折”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é:哲、蜇∣zhè:浙∣zhā:哳∣xué:踅∣shì:誓、逝。
【构词】
折叠(折疊)∣折断(折斷)∣折服(折服)∣折合(折合)∣折扣(折扣)∣折算(折算)∣波折(波折)∣挫折(挫折)∣曲折(曲折)∣转折(轉折)∣折尺(摺尺)∣折扇(摺扇)∣折纸(摺紙)∣存折(存摺)∣奏折(奏摺)

*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斷也。 从斤、斷艸。 譚長說。 ,籀文折。 从艸在仌中。 仌寒故折。 ,篆文折。 从手。(一篇下)
以斤中斷樹幹。

☚ 卵   哲 ☛

〈动〉断(多用于条状物)。
《金》一: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的稍棒。又四三: 进他门去正走着,矻齐的把那两条腿歪~了。
《醒》二八: 差人去叫他,叫倒不曾叫得他来,反把那个差人的一根腿打~了。
另见zhē,zhé。


〈动〉倾斜容器,把里面的饭菜、酒水等物品倒入另一容器中。
《金》六八: [吴银儿]因拿起钟儿来,说:“爹,这酒寒些。”从新~了,另换上暖酒。
《聊·翻》七: 两个上了坟,把那祭馔来着人抬了来,大姐叫人端进来~了。
<方>今山东济南、济宁、曲阜、阳谷、新泰、青州、威海话有此语。
另见shé,zhé。


〈动〉回嘴;顶撞。
《金》二五: 他爹要把淫妇安托在我屋里过一夜儿,乞我和春梅~了几句。
折,另见shé,zh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