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核抗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能与细胞核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叫抗核抗体,又叫抗核因子。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抗体。临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行此项检查。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针对自体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可为多种因素诱导产生,如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特殊类型的机体,产生抗多聚核苷酸抗体(ANA的一种类型);机体内缺乏某些细胞内酶,使细胞核或胞浆的代谢异常;某些基因遗传类型的家族或某些HLA型别,A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和某些化学物质等均可导致ANA阳性。
根据核抗原的不同成分,ANA分为三大类:
❶抗双链和单链抗体;
❷抗组蛋白抗体;
❸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抗Sm、抗RNP、抗SS-A、抗SS-B、抗Scl-70、抗RANA、抗PM-1等抗体。
ANA可出现在多种自身免疫病。用培养细胞株或冰冻组织切片为基质,以大鼠肝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滴度≥1:20者为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为85%,活动期滴度高;依次为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和老年人也偶有阳性,但滴度较低。正常人均为阴性。
ANA阳性反应者表现有五种细胞核图型:
❶核模型:荧光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经DNA酶处理基质后,则荧光消失,说明此核型代表抗DNA抗体的存在,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❷均质型:用DNA酶处理后荧光仅消失一部分,说明核抗原成分包括DNA,高滴度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低滴度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
❸斑点型:以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泡基质后荧光消失,说明其抗原是可溶性的,多见于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❹核仁型: 其抗原成分系4-6sRNA,多见于硬皮病,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❺着丝点型:细胞染色体着丝点被相应抗体所染着,呈圆形小斑点荧光,每个核内约46个,多见于硬皮病、雷诺现象者。由于同一血清可含有多种自身抗体,或出现多种图型,低滴度时往往不易分清,如均质型可以掩盖斑点型,只有在血清稀释成不同滴度时方能分辨。上述图型也受所用基质的种类和方法的影响,一般培养细胞优于冰冻组织切片,应用后者测定时有少数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呈ANA阴性反应,换用培养细胞则可呈阳性反应。
ANA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客观可靠,是诊断自身免疫病的最佳筛选试验,已被列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之一。近年来它已逐渐取代狼疮细胞的检测。

☚ 自身抗体   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

又称抗核因子。抗细胞核或细胞核成分的对应抗体。在许多自身免疫病中可用免疫荧光检出抗核抗体。正常人免疫荧光定性法阴性。阳性或升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石棉肺等。

☚ 类风湿因子   抗核因子 ☛
000107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