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Kàng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河北之尚义、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利川、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未详其源。望出丹阳。 后汉有抗徐,泰山都尉。 抗1.kàng ❶抵敵,抗拒,抵禦。蔡邕《釋誨》:“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傅毅《七激》:“脆不抗齒,在口流液。” ❷高舉,上揚。《漢書》東方朔《答客難》:“抗之則在青雲之上,抑之則在深泉之下。”馮衍《顯志賦》:“游精神於大宅兮,抗玄妙之常操。” ❸極。馬融《長笛賦》:“藎滯抗絶,中息更裝。” ❹通“亢”,高,高尚。見“抗行”、“抗臟”。 2.háng 同“杭”,並通“航”。渡。張衡《羽獵賦》:“抗天津於伊洛,夐遙集乎南圃。” 抗 抗kàng举起。《小雅·宾之初筵》一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张。”毛《传》:“抗,举也。”孔《疏》:“君子所射,大侯既举而张之,其众射之,弓矢于斯,举侯之时,又亦张之矣。”朱熹《集传》:“抗,张也。”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报 ☛ 抗读音k·ang(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胡郎切,平,唐韵。 ❶与“扛”通,担当。如:“各式事情,兄弟都抗下来了。” 上一条: 康 下一条: 扛
抗读音k·ang(ˋ),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苦浪切,去,宕韵。 ❶抵抗。如:抗日战争。 ❷匹敌。 ❸同“亢”,高亢。《礼记》:“歌者上如抗”。 ❹姓,汉有抗余。 上一条: 亢 下一条: 伉 抗kàng❶抵挡:这娘们儿,不打扮就能迷死人,要是打扮一下真叫人~不住,简直就是一个小妖精。 ❷忍受: 小娘们儿一身肥嘟嘟的白肉,抓一把软乎乎的,真他妈过瘾,~不住,先去热乎一锅再说。(高满堂 孙建业《闯关东》) 抗扛kǎng❶支撑。例:硬撑~住跟他闹。哪(nāi)么大的事,也硬~了过来。 ❷张。例:这人做事张~~的,争~得很! ❸收藏。例:这东西重要,要收~紧。 ❍ 东西好,藏~上。 《官场现形记》十一:“各式事情兄弟都替他抗下来了。”《广雅》:“抗,张也。”《通俗编》:“抗,今犹呼藏物为抗。” 抗1. 靠,倚。如:“把牌子抗着墙上。”2. 支撑以免跌倒。如:“墙叫水泡着快倒了,顶上几个木轱辘抗住些。” 抗k‘ aŋ44❶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的反~。 ❷抵抗: 他感冒了硬是不吃药,看能~过去吗。《说文》: “抗,扞也。” 《仪礼》:“~木横三缩二。” 注: “~御也,所以御止土著。” 《增韵》:“抵也,敌也。” 抗〔kang〕 kangb. 抗旱 〔kang han〕kangb hanb. 抗ㄎㄤˋkàng二2574①动收藏。⑴吴语。上海。老上海《海上新繁华梦》:「我得着子该点点茶叶,一径~来浪,勿舍得吃哩,因为子有子铜钱无买处格啘。」上海松江:物事~~好。上海青浦。清光绪五年《青浦县志》:「藏物曰~。」江苏无锡。浙江金华、定海、黄岩。民国《定海县志》:「藏物曰亢,亦作囥、~。」清光绪三年《黄岩县志》:「藏物谓之~。」◇ 清茹敦和《越言释》:「越人以藏物为~。」⑵赣语。江西西北部。余心乐《赣西北方言词考释》:「今谓藏物不使人知为~。」◈ 清梁同书《直语补正》:「《周礼・夏官》服不氏『~皮』注:『主举藏之。』举与藏,两义也。今人言藏物曰~了,读仄。」②动用身体抵,托,推,顶;用肩扛。⑴东北官话。东北。王毅《庄稼女人》:「你疯啦?这么大点儿,他懂啥?他~得住你没头没脸地打?」⑵冀鲁官话。天津〖 〗。要不我也摔不倒,就怪那个人拿胳臂~我一下。⑶胶辽官话。山东荣成〖 〗。⑷江淮官话。安徽淮南。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淮南谓以肩任物曰~。」⑸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言以肩任物曰~。」⑹吴语。上海。《官场现形记》:「进去考的时候,祖宗三代都跟了进去,站在龙门老等,帮着你~考篮。」◈ 清梁同书《直语补证》:「言举物曰~了去。」③动为别人的利益力争。吴语。《官场现形记》:「支应局出了一个收支差使,上头一定要委别人,已经有了主了,是我硬替你老弟~下来的。」又「我们大先生那里,二千(银子)答应下来答应不下来尽着我去~,横竖叫他代理这缺就是了。」④动系。中原官话。山西永济蒲州。王雪樵《河东方言语词辑考》:「~者,方言谓系之者也,以便索拴之也。如:『把牛~在石桩上』,『先拿绳子把他~住,别让他跑了!』」⑤动悬。古北方方言。汉扬雄《方言》第七:「~,县也。自山之东西曰~。」清钱绎笺疏:「《广雅》:~,悬也。县悬古今字。」⑥动因受阻而搁置。⑴晋语。山西忻州〖 〗。大车也~到河儿河里去唡。⑵吴语。浙江金华。⑦动躺。客话。广东梅县〖 〗。⑧动(用指甲)挖剥。闽语。广东揭阳〖 〗。疮嘴块痞客伊用指甲~出来伤口的痂给他用指甲剥出来。⑨形禁;耐。东北官话。东北〖 〗。隋长乡《装车工人》:「我看要把铁绳换成铁链子不是更结实吗?又省铁绳,又~用!」   抗kang匹敌,相当。《史记·货殖列传》:“礼~万乘,名显天下。”(礼:规制。万乘:拥有上万辆车马的国君。) 抗太极拳拳病之一。不能巧妙地运用太极劲法,在太极拳推手中缺乏灵活而形成硬性对抗。 抗〈隐〉北京犯罪团伙指拒不交待问题。 抗kàng❶抵御;抵挡 △ ~震|抵~。 ❷拒绝;不接受;不服从 △ ~命|~议|违~。 ❸对等;相当 △ ~衡|分庭~礼。 ❹姓。 抗kàng
抗❶抵挡;抵御:~击︱~拒︱御~︱~战︱~暴︱~灾︱~涝︱~旱︱~震︱对~︱反~︱负嵎(yu)顽~。 ❷拒绝:~命︱~租︱~粮︱~捐︱~税︱~婚︱~议︱~辩︱违~。 ❸对等:~衡︱分庭~礼。 抗kàng❶ 抵御,抵挡:抗击│反抗。 ❷ 拒绝,不接受:抗拒│抗议│违抗│抗命。 ❸ 对等,相当:抗衡│分庭抗礼。 ❹ 姓。 抗抗kang抗癌 抗暴 抗辩 抗大 抗丁 抗旱 抗衡 抗洪 抗婚抗击 抗拒 抗捐 抗涝 抗粮 抗命 抗属1 抗税 抗诉 抗体抗压 抗议 抗御 抗原 抗灾 抗战 抗震 抗争 抗皱2 抗租抵抗 对抗 反抗 顽抗 违抗 阻抗 抗病性 抗沉性 抗虫性 抗磁性 抗毒性 抗菌素 抗生素 抗诉书 抗药性 对抗赛 抗病育种抗尘走俗 抗毒血清 抗洪救灾 抗拒从严 抗美援朝 抗日战争 抗震结构 分庭抗礼 负隅顽抗 软磨硬抗 抗kang抵御;拒绝:年轻人~冻,不用穿得太多|意志坚强才能~腐蚀|新品种能~干旱|茉莉花~不住严寒。 抗kàng违抗;不顺从:只好将现在的管家们都严严的查一查,若有~主的奴才,查出来严严的办一办也罢了。(一○六·1343) 抗❶讀爲亢其讎之亢。《周禮·夏官·服不氏》: “賓客之事,則抗皮。” 鄭玄注:“亢,讀爲亢其讎之亢。玄謂抗者,若《聘禮》曰: 有司二人,舉皮以東。” 陸德明《經典釋文》: “抗,注亢,同苦浪反。” ❷舉也。《周禮·冬官·梓人》: “母或若女不寧侯,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女。” 鄭玄注: “抗,舉也。” 《禮記·文王世子》:“抗世子法於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 鄭玄注: “抗,猶舉也。” ❸禦也。《儀禮·既夕禮》: “抗木横三縮二。” 鄭玄注: “抗,禦也。” 抗kàng〖动词〗 一、抵抗(2)。《吊古战场文》:古称戎夏,不抗王师。——古人认为无论外族还是中原地区,都不敢抵抗帝王的仁义之师。《青霞先生文集序》:不及飞一镞以相抗。——不敢放一只箭来抵抗他们。 二、匹敌(1)。《贾谊过秦论上》: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地的人,不能同九国的军队相匹敌。 三、张开,显露(2)。《北山移文》:抗尘容而走俗状。——显露出尘世的本来面目,显现出俗人的丑恶状态。《心术》: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我们的短处,我就张开暴露它。 抗*kangBFB9 ❶抵御,抵挡:~灾/~旱/~震/~御/~击/顽~/抵~/~日战争。 ❷拒绝,不接受:~拒/~命/~租/~税/~辩/~议。 ❸对等,不分上下:~衡/对~/分庭~礼。 ❹〈文〉支,撑:~鞍而卧。 ❺〈文〉高直:~直/~行/~词。 ❻〈文〉张;举:~鞭。 ❼姓。 抗拒 抗拒抗(拒抗) 支 梗 御 抵(抵扞;抵拦;抵拒;抵捍;撑抵) 捍拒 亢拒 扞拒 敌挣 抗拒命令:抗命 梗命 抗拒王命:阻命 玩忽抗命:抗玩 抗拒法令、法规等的执行:抗法 抗拒敌人:拒敌 消极抗敌:玩寇 聚众抗拒:旅拒 旅距 阻挡抗拒:挡拒 阻挠抗拒:挠格 挠抗 抵触抗拒:觝拒 觝距 抵御,抗拒:搪拒 排斥抗拒:排拒 拼死抗拒:顽抗 顽顽 无法抗拒:不可抗拒 (抵抗和拒绝:抗拒) ☚ 抵御 抗击 ☛
抵挡 抵挡抵(抵敌;抵阂;抵搪;抵拦;抵御;当抵) 挡(~风;~雨;拦挡;拒挡) 亢(亢扞) 抗 敌(敌挣;支敌) 搪(~风;~雨)当(当敌;抵当) 拒(撑拒) 遏圉(应圉) 梗 遮拦 遮阑 惩御婴御 扞遏 支御 支吾 支撑 支架 遮架 招架 抵挡寒气:挡寒 御寒 荡寒 遮冬 取暖御寒:煖寒 抵挡热毒恶气:御蛊 用土石挡水:牮 抵御洪灾:抗洪 对抗抵挡:枝梧 闭关抵挡:闭拒 遮护抵挡:遮抵 拼命地抵挡:死挡 (挡住压力或抵抗:抵挡)
另见:阻挡 抵抗 抗拒 ☚ 推 遮、堵、开通 ☛
能够相比 能够相比如(莫~;自愧不~) 及(~格) 若 朋 媲(媲美;媲敌;媲配;相媲) 匹(匹比;匹配;匹敌;匹俦;为匹;相匹) 配(配享;相配;般配;配得上) 亚 逮 顶 抗(抗衡) 方比 伦比 敌耦 相当 及得上 赶上,及得上:企及 比拟,比得上:般比 可以比美的:良比 比某一事物好:登而上之 比较要好一点:好些 比完全没有好一点:聊胜于无 比较稍强:略高一筹 一日之长 一切都比得上:无所不及 完全比得上:毫不逊色 毫无逊色 ☚ 相比 不能相比 ☛
抵御 抵御抗(抗御) 拒 捍(捍御) 扞(扞遏) 抵挡 抵冒 抗御外侮:御侮 捍难 尊崇王室,抵御外敌:尊王攘夷 控制灾害,抵御祸患:御灾捍患 防守抵御:守御 防卫抵御:防拒 防捍 驱逐,抵御:攘却 迎击,抵御:逆拒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迎拒 (抵抗和防御:抵御) ☚ 抵抗 抗拒 ☛
支撑3 支撑3支(支拄;支柱;支吾;支梧;支捂;支持) 撑(撑支;撑抉;撑拒;撑拄;撑住;撑持;柱撑) 搘(搘撑;搘捂) 顶(顶戗) 枝(枝柱) 擎(擎托) 牚 梧 摚拄 柱(~天) 抗 扶 绷拽 独立支撑局面:一手擎天 只手擎天 一手托天 勉强支撑:挺(硬挺) 熬 掤(掤拽) 绷 闸挣 挣持 硬撑 挣扎,用力支撑:挣搓 挣挫 能支持:支任 支得住 支持得住:吃得消 支撑不住:不支 撑不住 神不住 支撑不开 没有力量继续支撑:力不能支 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全局:独木难支 独立难支 独木难撑 一柱难支 一木难扶 一木难支 (支持住局面使不崩溃:支撑) ☚ 支持 扶持 ☛
抵抗 抵抗抗(抗衡;支抗;争抗;反~;对~) 敌(挺敌) 拒(拒格;扞拒;撑拒) 扞御 扞圉 撑抵 逆捍抵挡 抵抗外族入侵:攘夷 攘狄 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敌忾 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水来土掩 亲自抵挡敌人进攻:身当矢石 防御,抵抗:防拓 阻挡抵抗:阻抗 格斗抵抗:格拒 身陷绝境者做拼死抵抗:困兽死斗 困兽之斗 身陷绝境的人还要做拼死抵抗:困兽犹斗困兽思斗 虽困犹斗 兽困犹斗 凭借险要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负隅顽抗负隅死拒 负嵎死拒 负嵎顽抗 负险拒固 负固抗拒 控制着军队却消极抵抗:拥兵玩寇 不抵抗:束手(~就范) 抵抗不住:抵敌不住 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招架不住 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寡不敌众 众寡不敌 孤不胜群 多寡不敌 众少不敌 众寡不支 众寡非敌 众寡莫敌 寡不胜众 寡众不敌 阵脚已乱,抵挡不住:旗靡辙乱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抵抗)
另见:抵挡 阻挡 对抗 反抗 对手 进攻 屈服 投降 ☚ 抵抗 抵御 ☛
举起 举起举(~手;上举;伸举;挺~) 擎(~起) 打(~伞;~旗) 抬(~举;~揲) 扬(~手;~鞭) 挢(~首) 抗 挺(~脚) 揵 拯襄 骧 翘(~首) 称 袪 掀 抬起,举起:悬(~腕) 举起手臂:举手(~通过) 举起手袖:扬袂 高高举起:揭 矫 高扬 高擎 高骞 高举(~红旗) 摽举 高举的样子:开揭 用力举起:抗力 有力地举起:奋起 (双手托物使之向上:举起)
另见:端着 伸出 挥动 ☚ 举起 举物 ☛ 抗kàng苦浪切,去宕。 ❶抵御,抵抗。《列子·黄帝》:“而以道与世~。” ❷匹敌,相当。贾谊《过秦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 ❸举。曹植《七启》:“~皓手而清歌。” ❹刚正不屈。《北史·柳庆传》:“天性~直,无所回避。” ❺通“亢”。高。《梦溪笔谈·乐律》:“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声凯歌。” 〖抗〗 粵 kong3〔卻況切〕普 kànɡ ❶ 抵禦,對抗。許慎《說文解字》:「〜,扞也。」(扞【粵 hon6〔翰〕普 hàn】:同「捍」,捍衞。)李華《弔古戰場文》:「古稱戎、夏,不〜王師。」 ❷ 違抗,不順從。荀況《荀子.問辨》:「其觀行也,以離羣為賢,以犯上為〜。」 ❸ 匹敵,相當。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禮〜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抗❶抵御。如:抗战,顽抗,抗震。 ❷拒绝。如:抗议,抗命,抗拒。 ❸对等。如:抗衡;分庭抗礼。 抗kànɡⅠ ❶ (抵抗; 抵挡) resist; combat; fight: ~ 暴斗争 struggle against violent repression; ~ 敌 fight the enemy; ~ 感染 resist infection; ~ 涝 fight against waterlogging of the fields; ~ 灾 fight natural calamities; 我应向你祝贺, 你 ~ 住了这种引诱。 I should congratulate you that you resisted the temptation. ❷ (拒绝; 抗拒) refuse; defy: ~ 命 defy an order; ~ 捐 ~ 税 refuse to pay levies and taxes ❸ (对等) contend with; be a match for: 分庭 ~ 礼 stand up to sb. as an equal Ⅱ (姓氏) a surname: ~ 徐 Kang Xu ◆抗癌 anticancer; 抗暴 oppose tyranny; oppose violence; 抗爆 {化} antiknock; antiknock antagonist; {电} antidetonation; 抗辩{律} contradict; speak out in one's own defense; refute; counterplead; demurrer; plea; counterplea; counterargument; 抗病 {农} disease-resistant; 抗病毒 antiviral; 抗尘走俗 busy oneself (in) hankering after personal fame and gain; be on constant run for worldly pursuits; wander about among political circles, seeking for a post; 抗磁 diamagnetic; 抗大 [简] Chinese People's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ollege; 抗倒伏 {农} lodging-resistant; resistant to lodging; 抗毒 {生}antitoxic; anagotoxic; 抗辐射{半} radioresistance; radiation hardening; 抗腐蚀 resistant to corrosion; slushing; 抗干扰 anti-interference;antijam;jamproof;anti-jamming (A.J.); 抗感染药 anti-infectious agent; 抗旱 fight a drought; combat drought; fight against drought; drought resistin; 抗衡 act as a counterweight to; match; compete; contend with; rival; be evenly matched with; {物} counter-balance; 抗洪 fight [combat] a flood; 抗坏血酸 {化}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抗婚 refuse to marry; 抗击 resist; beat back; withstand; 抗剪 shear; resisting shear; 抗静电(干扰) antistatic; anti-static electricity; 抗拒 resist; oppose; resisting; defy; withstand; 抗菌 antibiosis; 抗菌素 {医} antibiotics; 抗拉 tensile; 抗老剂 {化} antiager; age resister; 抗礼 equal; treat each other as equals without regard to etiquette or formalities; 抗美援朝 [简]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the Movement to Resist U.S. Agression and Aid Korea; 抗命 disobey orders; defy orders; disobedience to orders; 抗磨 wear-resistant; antiwear; antifriction; 抗热 heat resistance; heat resistant; 抗日战争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抗渗 {水} impervious; 抗生菌 antibiotic bacteria; 抗霜 {农} frost-resistant; 抗水性 water-resistance; water-resisting property; 抗税 refuse to pay tax; tax dodge; tax resistance; 抗诉 {律} counter appeal; lodge a protest against court judgments; oppose an action; appeal against a judgment (arbitration); lodge protests; 抗酸 antiacid; acid resistant; 抗体 {医} antibody; immune body; antitrope; antisubstance; 抗弯 bending resistance; anti-bending; 抗污染能力强 strong contamination-resistance; 抗性 resistance; 抗压 resist compression; 抗药性 {医} resistance to drugs; 抗议 protest; object; remonstrate; 抗御 resist and defend; 抗原 {医} antigen; antihelion; 抗噪声 anti-noise; 抗战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 fight the invading army; [简] Anti- Japanese War (1937-1945); 抗张强度 tensile strength; 抗震 {建} anti-seismic; seismic resistance; quake- proof; anti-knock; 抗震救灾 earthquake relief work; combat the quake and carry out relief work; carry out (one's) antiquake struggle and relief work; combat the earthquake and do relief work; 抗争 make a stand against; resist; contend; oppose; 抗致癌物 {药} anticarcinogen 抗kànganti-; resist 抗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的达百户,小的只有一二十户。每个村寨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其组成有以下三种情况:❶以一个氏族内的一个大家族为单位组成; ❷由一个氏族内的两个或多个家族联合组成; ❸由数个不同氏族的家族混合组成,这种村寨实际上已成为以地域和血缘纽带为联系的村落公社(即农村公社)。各村寨均有公共山林、猎场、荒地及墓地,本村寨成员均有权开垦和使用。同一村寨成员间有互助协作的义务,特别是在向土司缴纳贡礼,村社间发生械斗时,其互助协作关系更为突出。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公认的头人(傈僳语称“实扒”或“搓吾”),而较大的村寨则在几个家族中公推一个威信较高的人担任头人。由于村寨成员有经济上享有的自由平等以及各家族组织相应的独立,头人的形成,往往既不能靠世袭,也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沿袭传统习惯,拥戴颇有众望的长者充任。在历史上,由于这种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村寨组织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傈僳族地区较大的统一政治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抗kàng❶ 抗尘走俗
❸ 不可抗拒|分庭抗礼
❹ 负隅顽抗|软磨硬抗 抗 金文; 篆kàng[扌(手,意符)+亢(聲符)→抗(《説文》:“抗,扞(hàn同捍)也。從手,亢聲。杭,抗或從木。”抗,抵抗〈抗旱、抗災、抗日戰爭〉,拒絶〈抗拒、抗租、抗婚、抗稅〉,勢均力敵〈抗衡、分庭抗禮〉。通“亢”。)]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大侯既抗,躬矢斯張。”(高大的箭靶竪起來,弓如滿月箭搭弦。) 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即給以反響或抗爭。” 抗kàng(7画)
 【提示】亢,起笔是侧点,旧字形是竖点。 *抗kàng7画 手部 (1) 反击;抵挡: 反~|抵~|~洪救灾|~日战争。 (2) 拒绝;不顺从: ~税|~议|违~。 (3) (力量)对等: ~衡|分庭~礼。 抗 ☚ 擊 捕 ☛ 抗kàng古代形声字。从扌(手),亢声。抵御义。如:抗旱|抗涝|抗日战争。引申为不妥协。又拒绝。如:抗粮|抗税。组词如:抗菌素|抗议。又有对,抵义。如:抗衡(不相上下,抵得过)|分庭抗礼。 抗★常◎常
kànɡ形声,从手,亢声,本义为抵御、抵挡,引申为违抗、不妥协、拒绝、匹敌等。抗〈动〉(1)抵;顶。 《醒》三三: 他也妆起肚疼,不肯拔了闩关,且把那肩头~得那门樊哙也撞不进去。 (2) 用肩膀承担物体。用同“扛(kánɡ)”。 《醒》十三: [高四嫂]~上褥套,往外就走。又十五: 外面总用包袱包裹的结结实实的,把胡旦的一根天蓝鸾带捆了,叫了人,~到他自己的房内。 (3) 打;击打。疑为“杭”之误。 《聊·磨》十四: 官司全不论青黄,不给你钱使大板~,现如今,告打死到有百张状。 <方>今山东方言把用拳头或棍棒打人说成hānɡ(夯),与“杭”音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