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等级工资制按照工人所达到技术等级标准的状况确定工资等级,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人工资等级制度。它根据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等划分等级,然后再规定不同等级的技术要求和工资标准。它包括的内容有: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技术(职务、业务)等级标准;职务(工种)统一名称表;工资类别的地区系数等。借助这些组成部分来区分工种之间和工种内部的劳动差别。它适用于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工人劳动差别较大,分工较粗及工作物不固定的工种。这种工资等级制度的多数工种都有8个等级(也有7个或6个等级的工种),所以也叫“八级工资制”。1985年工资改革时,劳动人事部又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十三级工资标准。它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职工团结,有利于鼓励工人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缺点是过分强调工人工资和技术水平相联系,这样确定的标准工资和工人实际劳动贡献并非都是完全一致。 技术等级工资制 技术等级工资制以技术高低为主衡量技术工人工资的基本工资制度。是等级工资制对技术工人的运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资等级标准表、技术等级标准、培训和定期考工升级制度。改革以前的技术等级工资制通常称为“八级工资制”,原义是工资等级对应技术等级,即考工升级,以鼓励技术工人专研学习技术,提高素质。但1958年以后由于国家对职工升级采用了统一行动,所以使考工升级的制度难以贯彻。改革以后有些企业正在探索技术等级同工资等级对应的工资制度。现在提出的岗位技能工资制的技能工资单元,实质上是技术等级工资制的继续和发展。 ☚ 技术等级标准 岗位工资制 ☛ 00003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