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承负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承负法

道教教义。早期道教指前人有过由后人承受;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无辜受过。又引申到自然与社会的承负,故天下多乱。《太平经》发展了《周易》“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思想。前人有祸,后人遭罪。且天地万物皆有承负,天地的过失亦由人来承负。“然,天地生凡事,无德而伤之,天下云乱,家贫不足,老弱饥寒,县官无收,仓库更空。比过乃在地伤物,而人反承负之。”(《太平经合校》卷37)承负之道的周期为:“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相承负,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因人的地位不同承负表现时间各异,正因承负之厄,“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解释了善恶不同步的现象。(以上均见《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如何解除承负? “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当为后生者计,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太平经合校》卷40)人们应为子孙积德行善,按照道教的“解承负诀”、“解承负法”去做“子但急传吾书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过失所从来也,即承负之责除矣”(卷40)。“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卷37)。“或有得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卷92)。所以,信天道、修炼真道、自责悔过、积德行善等都是解除承负的方法,但唯有登仙成真才是断除承负。在天道承负外,与此相联系的是以现实因果报应作为基础的,“善自得生,恶自早死”(卷114),“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卷100),“善者自兴,恶者自败”(卷101),“得善应善,善自相称举;得恶应恶,恶自相从”(卷120)。凡此恶人“灾及妻子,祸流后生”,又要受现实报应,成为以后道教最根本的教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