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原则Pigai yuanze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批改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❶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批改中,教师不仅要“改文”,而且要“改人”。对思想内容好的文章,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思想认识不正确或感情不健康的文章,应当善意指出,加以纠正。总之,作文批改既要重视字、词、句、篇,也要注重文章的中心、主题。
❷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批改作文要讲求实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因为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知识不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 出现问题是不足为奇的, 也必须对问题做具体分析。总之,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写作的信心。
❸坚持多留少改。教师批改必须尽量保留学生的句和段,适量加以删改。要多留少改,就要认真读学生的作文,掌握他们的思路。如果见问题就改就批,往往主观片面,越改离原文越远。要根据每次作文前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每个学生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批改,凡可改可不改的,可删可不删的,都一律不改不删。多留少改,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批改要从每个学生、每篇作文的实际出发,批语力求明确切实,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每次批改要有重点,错误处说明原因,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批语切忌抽象笼统、千篇一律;或者滥用术语,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总之,批改要做到 “精批细改”。所谓“精”,不是多批,而是要精心批,批得准确,恰到好处;而且批语要精炼,做到言简意明。所谓 “细”,也不是多改,而是指要改得具体细致,该改的要改,可不改的便不改,保持原意。作文批改的教学重点, 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上。发还作文后,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细心体味教师的批改,从而改进写作;否则教师的批改只是一种无效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