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留fú liú一种藤本植物(见《文选》左太冲《吴都赋》):还有石矾、水松、~等样,又有叫什么绿荑的。(十七—十八·363)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扶留 扶留 fúliú 藤本植物。攀援而生,味辛辣,可食。《文選·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東風扶留。”李善注:“扶留,藤也,緣木而生,味辛可食。”宋·朱熹《詠扶留》詩:“根節含露辛,苕穎扶援绿。”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木藤 > 蒟醬 > 扶留 扶留 fúliú 亦作“扶𣠚”、“浮留”。即蒟醬。《文選·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東風扶留。”李善注:“扶留,藤也。緣木而生,味辛可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扶留》引《吳録·地理志》曰:“始興有扶留藤,緣木而生。味辛,可以食檳榔。”《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五引《蜀記》:“扶留藤,根大如箸,視之似柳根……先以檳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長一寸,古賁灰少許,同嚼之,除胸中惡氣。”又引顧微《廣州記》曰:“扶留藤,緣樹生。其花實,即蒟也,可以為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蒟醬》:“〔釋名〕時珍曰:‘其蔓葉名扶留藤,一作扶𣠚,一作浮留。”參閱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蒟醬》。 扶留 扶留藤。《文选》李善注曰:“扶留,藤也。缘木而生,味辛,食槟榔者断破之,长寸许,以合古贲灰,与槟榔并咀之,口中赤如血。始兴以南皆有之。”左思《吴都赋》:“石帆水松,东风扶留。”——有石帆、水松、东风、扶留。 ☚ 傅粉之太白 扶桑 ☛ 000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