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扭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扭达土语音译,意为“头饰”。土族已婚妇女的传统头饰。主要流行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式样各地不一,比较典型的有八九种。“吐浑扭达”形似干粮(圆饼),因此也称“干粮头”,是土族最古老、最尊贵的头饰;“适格扭达”形似一个大簸箕,因此也称“簸箕头”;“那仁扭达”最明显的特征是脑后面向前竖起一根铜制的三叉剑,因此也称“三叉头”;“加斯扭达”特点是顶部有一竖起的犁铧尖状饰物,因而又称“铧尖头”。此外还有“加木扭达”、“雪古朗扭达”、“索布斗扭达”等。本世纪30年代末以后,佩戴者日益减少,大部分妇女常把头发梳成两条长辫垂于背后,头戴织锦镶边的卷檐毡帽。 扭达土族语音译,意为“头饰”。土族妇女的头部装饰。分“吐浑扭达”(亦称干粮头,形似圆饼)、“捺仁扭达”(亦称三叉头, 形似三支箭)、“适格扭达”(亦称簸箕头,似簸箕)、“加斯扭达”(分铧尖头和马鞍撬两种)、“雪古郎扭达”(形似漏凹槽)等七、八种。其中以“吐浑扭达”古老,视为贵。史载吐谷浑妇女“辫发于后,首戴金花冠”,“皆贯珠束发,以多为贵”。后人多依此认为,今土族妇女保持了吐谷浑妇女头饰。 扭达土族语音译,意为头饰。民和土族称为凤凰头。民国初年土族妇女的头饰。流行于今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地。分吐浑扭达(又记为托欢·扭达,汉语称干粮头,形似圆饼)、捺仁扭达(汉语称三叉头,形似三支箭)、适格扭达(汉语称簸箕头,形似簸箕)、加斯扭达(汉语称铧尖头和马鞍撬)、雪古郎扭达(形似漏凹槽)、加木扭达、索布斗扭达等八、九种。其中以吐浑扭达最古老、最高贵。史载吐谷浑妇女“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后人多依此,土族妇女保留着吐谷浑妇女的头饰,说明与吐谷浑的历史渊源。1938年后失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