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扫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扫门sǎo mén

指设法求见贵官,希图任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张祜《庚子岁寓游扬州》:扫门踪魏勃,开阁伫孙弘。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扫门

 【出典】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
 【释义】 汉魏勃欲见齐相,曾为齐相舍人扫门以为进谒之由。后世用“扫门”作为干谒求仕的典故。
 【例句】 ①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郭震《寄刘校书》757)这里借以自叹无人援引、举荐。②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骆宾王《帝京篇》834)这里借以自叹无人举荐,不获知遇。③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王维《重酬苑郎中》1296)这里反用“扫相门”典,谓友人虽对已同情,但执政者无意重用。④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1535)这里借以称颂杜相公(鸿渐)宅为朝野趋谒之地。⑤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孟浩然《襄阳公宅饮》1622)这里以求谒相门的魏勃自比。⑥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钱起《送杨錥归隐》2655)这里说杨氏改变干谒求仕的初衷。⑦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顾况《严公钓台作》2934)这里用魏勃事,以魏勃之干谒求仕同严子陵的清高自隐相对照。⑧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耿𣲗《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2995)这里以“扫门处”喻指曾给予援引的第五相公身边。⑨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杜牧《寄崔钧》5981)这里以寻求援引的魏勃自比。⑩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6185)这里用魏勃扫门求见事,表示自己将干乞令狐补阙(绹)的援引。(11)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杜荀鹤《献郑给事》7960)这里活用“扫相门”典,借以表示预期郑氏将拜相。

扫门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后以此指设法求谒权贵,图谋进身。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扫门

借指干谒权贵,谋求仕进之事。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杨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 相门洒扫

扫门

指汉魏勃求见相国萧何之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国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后世因以“扫门”为求谒权贵之典。唐王维《王右丞集》二《重酬苑郎中》:“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扫门

打扫门外。代指求谒权贵。西汉魏勃年轻时准备投靠齐相曹参。由于自己家庭贫困、地位卑微,无法接近曹参,他便每天偷偷来到曹参门客居住的院落门外,把地面打扫干净,试图通过这些门客见到曹参。门客们受到感动,便将他引荐给曹参。后来曹参又把魏勃推荐给齐悼惠王,让他做了齐国的内史。(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