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得儿行窃贝勒府案
本案发生于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案犯扑得儿系闲散包衣,因在奕贝勒府内行窃,赃物在一两以上,应处杖刑。按例载:“旗人初次犯窃,销除旗档。如罪止杖笞者,照例科罪,免其刺字。”又载:“王公属下包衣、官兵、闲散人等如有逃走,一体查拿,毋庸销档”。刑部广东司以扑得儿与正身旗人不同,其行窃其主之财物,如照民人刺字则该犯寄列旗籍,则未见有不销档而刺字之旗人;若依旗人销档免刺之例,则该犯既得免为包衣,较之平人反为减轻,因而对该犯如何适用律例提出疑问。刑部认为,正身旗人初次犯窃,有玷旗籍,如罪止杖笞,即应销档,但免刺字。至于王公属下包衣,究竟与正身旗人不同,要求不必如正身旗人那么严格,初次犯窃,未便照正身旗人销除旗档,也未便与民人犯窃一律刺字。因而指示广东司毋须销除扑得儿旗籍,并免其刺字,照定拟决杖发落即可。本案以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