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才溪乡消费合作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才溪乡消费合作社

才溪乡消费合作社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福建才溪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建立的消费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红军家属和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从1933年起,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对党内的一些同志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只重视教育,不重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有些人以主观想象代替对实际情况的调查,认为在国内战争中进行经济建设是不可能的、苏区群众的生活没有改善、群众不愿意当红军等等。这些机会主义观点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对许多地区土地革命斗争状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用铁的事实来回击机会主义观点。1933年11月,毛泽东根据才溪乡上才溪主席卓兴华、上才溪文书阙绍光和下才溪代表王得清三位同志的口头报告写成《才溪乡调查》,指出,才溪乡苏维埃政府在发动群众参加红军、慰劳红军和红军家属方面的工作之所以效果显著,是与他们的较充分的政治宣传、鼓动工作和切实解决红军家属及群众的生活问题分不开的,其中特别提到才溪乡消费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才溪乡消费合作社由上才溪两个和下才溪3个组成。上才溪2个:一个油盐肉合作社:原股本74元,后增至185元,每股5角。1930年10月起的。1933年7月分红一次,每股分5角。办事常驻1人,圩日有2人帮助;一个布匹合作社:原股本144元,后增至255元,每股1元。与油盐肉合作社同时起的。1933年9月分红一次,每股分1元。常驻2人,圩日帮助者1人。下才溪3个:一个布匹合作社:原股本120元,后增至240元,每股1元。1930年1月起的。1932年2月分红一次,每股分1元。常驻2人;一个油盐肉合作社:原股本35元,后增至157元,每股5角。1929年10月起的。1933年3月分红一次,每股分5角。常驻2人,圩日帮助1人;一个豆腐、糖果、猪子合作社:原股本125元,后增至180元,每股5角。1931年1月起的。1933年2月分红,每股分5角。办事常驻3人。才溪乡消费合作社每月查帐两次,开社员大会一次。办事人每三个月于开社员大会时改选一次。调动到县社、区社去工作的,年壮当红军去了的,不胜任的,均即改换。只红军家属困难的可赊帐,赊一圩的,两圩的,最多三圩(五日一圩)。还时,米、豆等等均可。圩期未收清的,每年7月、10月两期收清。加入消费合作社的人家,上才溪60%,下才溪90%。货缺时,红军家属先买,社员后买,非社员再后买。货价,红军家属照市价减5%,社员不减。毛泽东对才溪乡消费合作社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劳动合作社(别地称劳动互助社)、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组织了全乡群众的经济生活,经济上的组织性进到了很高的程度,成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这种经济战线上的成绩,兴奋了整个群众,使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苏区发展苏区而手执武器上前线去,全无家庭后顾之忧。”“这一铁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武器,去粉碎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如像说国内战争中经济建设是不可能的,如像说苏区群众生活没有改良,如像说群众不愿意当红军,或者说扩大红军便没有人生产了。”毛泽东郑重指出:“只有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的热潮,推动广大群众上前线去。”“我们号召全苏区几千个乡一齐学习这几个乡,使几千个乡都如同长冈、才溪、石水一样,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352—353页)

☚ 革命根据地合作社   南区合作社 ☛
000003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