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前身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后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1935年11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香港九龙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根据“抗日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一切应该服从抗日”的原则,决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由反蒋排共转为抗日联共反蒋。 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印发《告同志书》,出版《政治通讯》等刊物,在各地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民主运动。 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汉口召开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改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推章伯钧为总联络人。接著发表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要求实行民主,改善人民生活,团结全国大众,坚持长期抗战,并在武汉创办了《前进报》和《抗战行动》旬刊。1941年3月,参与发起和筹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与盟内其他成员一起坚持争取民主宪政、抗日救亡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又与其他民主党派积极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1947年2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上,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