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间隙感染
手部间隙感染是指在手部筋膜、腱鞘、皮肤等组织之间存在着一些潜在间隙内发生感染,如掌中间隙、鱼际间隙、小鱼际间隙、前臂掌侧间隙、背侧皮下间隙和腱膜下间隙以及指蹼间隙等。可由小的刺伤引起,也可继发于腱鞘或滑囊等邻近组织的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常见。
局部红肿、压痛明显。间隙中容易积脓,但手掌部间隙感染时因皮肤厚并有掌腱膜,往往肿胀反不如手背侧明显。全身反应如体温、白细胞增高等较明显。早期可予理疗、局部抬高、制动,应用大量抗生素。如果间隙处肿胀,压力增高,应即予早期切开引流,不宜延误。切开后用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待感染控制后,即开始主动活动患手。
各间隙感染的特点:
❶掌中间隙,位于手掌中,3~5指屈肌腱和骨间肌筋膜之间。感染时,手掌的正常凹度消失。因受无弹性的掌腱膜的限制,局部张力很高,手背肿胀明显,但压痛最明显处在手掌中。脓肿张力过大后往往向远侧扩散,可在手指根部破入皮下、穿出皮肤。手术切口宜在掌中,与掌横纹平行,沿小鱼际桡侧缘弯向近端。
❷鱼际间隙,位于拇和食指指屈肌腱与拇收肌之间,感染时,虎口处肿胀,张力增高,可迫使拇指居于外展位。手术切口宜在手背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桡侧边缘,也可作在手掌鱼际纹旁,但须注意避免损伤正中神经的鱼际支。需要时可同时作此两切口,但不宜用对穿引流。
❸前臂掌侧间隙,位于指深屈肌与旋前方肌之间,并向上延入前臂。感染时,局部肿胀发硬,腕常保持屈曲位,伸时有疼痛。手术切口可在前臂远端桡侧或尺侧作纵形切开。如脓液向前臂进一步延伸,切口应作在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
❹小鱼际间隙,为围绕小鱼际的筋膜所形成。较不重要。感染时,脓液引向背侧。手术时,根据脓肿部位局部切开引流,但需注意避免损伤尺神经。
❺背侧皮下间隙和腱膜下间隙,前者位于手背伸肌腱膜和皮肤之间,其脓液可直接穿出皮肤或手背侧边缘;后者位于伸肌腱膜和掌骨之间,其脓液可引向指蹼和手背侧周围,也可从皮下或腱膜下间隙经指蹼间隙延伸入手掌。手术引流可经一处或多处切口,如尺侧缘纵切口,虎口的锯齿形切口和掌骨头部的横切口等。
❻指蹼间隙,为手指根部三个小的三角形区,位于掌侧和背侧皮肤之间。感染积脓时,手掌远侧部有发红和压痛的隆起。相邻的两手指因指根部肿胀而相互分开。引流时可在指蹼掌侧作横切口,如脓液指向背侧,也可在背侧作纵切口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