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时期的杭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民国时期的杭州 【释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杭州革命党人立即响应,于11月5日起兵推翻了清政府在杭州的统治。 民国元年,杭州废府,合钱塘、仁和为杭县;次年,置钱塘道,驻杭县;民国16年废道撤杭县,划城区建置杭州市,成为浙江省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民国初的十多年,杭州为北洋军阀所统治,政局多变,战乱频繁,使杭州的社会经济处于动荡起落的境地。五四运动时,杭州的学生、工人热烈响应,掀起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尔后的10年间(1927-1937年),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至59万,道路、公交、公园、水电设施等城市建设和公路、邮政、电信事业均有所发展;棉纺织、食品加工等工业的近30种行业,有大小厂家近1500家;饮食服务、服装、日用杂货等9大类商业96种行业,有店铺1万多家;出现了近代金融业和保险业,对外贸易有所扩大,并收回了关税主权。 园林建设和旅游曾一度兴盛;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也有所发展,还举办了西湖博览会。1937年以后至1945年,为日伪统治时期,敌伪横行,人民痛苦不堪,社会经济萧条。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经济崩溃,工人、学生要求民主的革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杭州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