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手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手癣;首选

◉ 手癣shǒuxuǎn  中医叫“鹅掌风”。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发生在手部。症状是手心出现红斑,刺痒,脱皮,严重时发生糜烂。
◉ 首选shǒuxuǎn  首先选中,优先选择。〈例〉~药物/ 毕业后去西部工作是我的~/ 几个旅游城市,我~拉萨。

手癣tinea manuum

发生在手部的癣病叫手癣。病菌临床表现同足癣(详见足癣条)。发病率比足癣少,一般较轻。可由自身足癣感染所致。防治:患足癣应及时治疗,勿用手搔痒,防止感染;患病手忌用肥皂及碱性液涂擦;用癣药水及中药苦参、白藓皮煎液浸泡。

手癣

手癣

手癣是发生于手掌面的霉菌病,主要从足癣传染而来,以手挖脚是主要传染因素。菌种与足癣的菌种基本一致。但因手为暴露部位,不产生浸渍糜烂型。指缝糜烂常是由白念珠菌,而非一般癣菌引起。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手每天接触多种物质,有时产生顽固的慢性湿疹样变。临床可分为两个类型:
❶鳞屑型: 开始在一侧掌心或指侧出现针头大水疱,疱壁较厚,不自行破裂。急性发作时,可有轻微炎性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水疱干燥后形成点状、白色鳞屑、大的中心表皮脱落,留下有狭窄边缘的环状损害。以后损害逐渐增多扩大,相互融合,形成多环形,边缘向内微翘起,环内皮肤纹理变宽深、变厚、触之有粗糙感。如经久不愈,可传染到指甲和另一手掌而呈对称性。如手癣从手掌边缘向手背发展,则可形成环状、多环状体癣型损害。
❷慢性湿疹型: 少数病例无明显水疱,亦无环状鳞屑性损害,掌心逐渐变成弥漫性增厚,伴有小片鳞屑,触之粗糙,常对称分布,在形态上,酷似手掌慢性湿疹,可称为霉菌性湿疹。在夏季可发生水疱使痒加剧,在冬季皮肤干燥时,可发生裂隙引起痛感。病程缓慢,常多年不愈。
实验室检查与足癣同。湿疹型的霉菌直接检查和培养,可均为阴性。鳞屑型的诊断较容易,湿疹型需与慢性湿疹鉴别,二者在形态上很难区分。霉菌检查和皮损的发生发展史有助于鉴别。治疗主要用30%冰醋酸,水杨酸、苯甲酸酊(水杨酸3~6%、苯甲酸6~12%的酒精溶液,亦可用凡士林代替酒精)。

☚ 头癣   足癣 ☛

手癣

手癣

生于手部的癣称为手癣,属于鹅掌风的范畴。见于《外科正宗》,谓: 鹅掌风“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本病好发于手指的侧面、屈侧和掌心部位。多由风湿热虫外受或接触染毒而成。初起多发生于单侧,为小水疱,痒甚,破溃或吸收后出现脱屑,或伴有潮红,以后皮损扩大融合成不规则形状或环形,边缘清楚。开始时,只有一个或两至三个手指患病,或几个小疱散发于手心,手心的只发生于一处。随后新的损害可不断发生和相互融合,病变日渐扩大。历久不愈者,则可蔓延至指甲,夏重冬轻,可终年不愈。入冬后可伴发皲裂,甚至疼痛,屈伸不便。治疗,外治为主,以除湿杀虫为原则,选用二矾汤、藿黄浸剂、鹅掌风浸泡方,每天浸泡1~2次,每次20~30分钟,可连用30天左右。皮肤干燥增厚者可选用红油膏、雄黄软膏、5~10%硫黄软膏,每天涂1~2次。

☚ 头癣   足癣 ☛

手癣

tinea manuu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