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肉芽肿性腹膜炎
粘附在外科手术手套上的玉米淀粉颗粒、滑石粉误入腹腔,可引起腹膜异物反应性肉芽肿性炎症,即所谓手术后肉芽肿性腹膜炎。腹膜表面散见白色粟粒样小结节,类似癌肿或结核结节。但能为过碘酸希夫苏木精染剂(PAS)染成鲜红色,在偏振光下呈双折射性。镜下可见成簇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与巨细胞包绕双折射性的异物。粉粒随时间缓慢崩折,丧失其双折射性,但其碎片仍能为PAS染红,约经6星期后消失。本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细胞免疫有关。有些病例腹膜呈点状或索带状粘连,可能为本病慢性、低度反应的表现。
腹部手术后,大多数病人恢复顺利,11~20天内无症状,以后逐渐出现轻重不等的腹痛,有时呈绞痛,腹胀,低热或有腹膜刺激征、腹块、腹水、X线摄片上肠管充气等,应疑为本病。腹水为黄色或浆液血性,无菌,蛋白含量稍高于30g/L,细胞计数4,000~25,000/mm3,70%为圆形细胞,腹水中可发现淀粉颗粒。
若不治疗,临床症状将持续2~3周,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消炎痛可使症状持续时间缩短。有人认为淀粉肉芽肿甚为常见,多在手术后2年内随着淀粉颗粒的吸收而消失,但可遗留腹膜粘连并可引起肠梗阻。手术后肉芽肿性腹膜炎亦可由于手术衣、手术用的纱布纤维等引起,并经动物实验证实,这些因素只要在手术中注意,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