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手掌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手掌参

药名。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 又名掌参、佛手参、手儿参、 阴阳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 Br. 或粗脉手参G. crassinervis Finet的块茎。 前者分布东北、 华北、 西北及四川; 后者分布云南、 西藏。 甘,平。 入肺、脾经。 补脾润肺, 益气养血。 治肺虚咳喘,病后体弱, 神经衰弱, 慢性肝炎, 久泻,白带,乳少。 煎服: 9~30g。本品含黏液质、 淀粉、蛋白质、糖类、草酸钙及无机盐。其水提取物能利尿,但剂量过大反能降低尿量。

手掌参

别名佛手参。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肉质,4—6裂,像两只手掌靠在一起,初生白色,后变黄白色。茎生叶。穗状花序顶生,花紫红色或淡紫红色。全疆有分布。具有补肾助阳、理气和血的功能。药用块茎。主治体虚阳痿、肝虚咳嗽、血虚少乳、跌打损伤等病症。

手掌参shǒuzhǎngshēn

中药名。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别名掌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 Br. 的块茎。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甘, 平。入肺、脾经。补脾润肺, 益气养血。治肺虚咳喘, 病后体弱, 神经衰弱, 久泻, 白带,乳少。煎服: 3 ~ 9 克。本品含苷类、黏液质、草酸钙及无机盐等。

手掌参

手掌参

手掌参,又名手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 Br. 的块茎。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
本品味甘,性平。功能滋养强壮,润肺生津,止血。主治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肺虚咳嗽、失血、久泻、带下、乳汁稀少、阳萎以及跌打损伤等证。身体虚弱,可配党参、黄精; 肺虚咳喘,配百合、大枣; 产后乳汁稀少,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煎服,9~15g。外感忌服。
实验研究: 块根含粘液质、淀粉、蛋白质、糖分、草酸钙、无机盐等。全草含挥发油,内有甲基香荚兰醛和向日葵素。
地下茎的水提取物有利尿作用,剂量过大反降低尿量。

☚ 峨参   蓝花参 ☛

手掌参

手掌参

蒙古名额尔和腾内𠯫热、阿拉干—查黑尔玛、王拉格、胡霍其其格。为兰科植物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R.Broyn.)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放于山羊奶中(按手掌参100kg,山羊奶50L的比例),煮至乳汁浓缩。
本品味甘、涩,性重、腻、软、稀、钝、温。有益精壮阳,治遗精之功效。用于
❶遗精,滑精,阳萎,精气耗损等:与熊胆、公羊睾丸、兔脑、麝香、刀豆、豆蔻、红花、草乌芽等配伍,制成十味手掌参散用。
❷营养缺乏而消瘦无力,神志恍惚,头发发白而皱纹增多、皮肤粗糙等: 与黑蕊虎耳草、照山白、黄精、块根糙苏等配伍,制成滋养壮身剂用。
❸关节痠痛,痛风、风湿病、布鲁氏菌病等: 与苦参、当药等配伍,作为三味手掌参汤的主剂用。
❹下肢青紫肿胀,齿龈发紫出血等巴木病:与苦参、当药等配伍,作为八味手掌参汤的主剂用。

☚ 人参   冬虫夏草 ☛
000224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