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戴胄断诈假官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戴胄断诈假官案

戴胄断诈假官案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初即位,为延揽人才,便大开选荐之门。于是一些人乘机假冒官阶、伪造资历,以求得官或升迁。唐太宗了解这一情况后,令作假者自首,凡不自首者,一经发现,即处死刑。不久,有个假冒为官的人被发现,交由大理寺审判。唐律规定:“诸诈假官,假与人官及受假者,流二千里。”该律条的疏文解释道:“‘诈假官’,谓虚伪诈假以得官;若虚假授与人官及受诈假官者,并流二千里。”大理寺少卿戴胄便依律量刑定罪,对该犯判处流放之刑并上奏太宗。太宗对戴胄说:“我曾下令不自首者死,今仅处流刑,是失信于天下。”戴胄说:“陛下当时如果马上杀了此犯,非臣下所能阻止;今既将案子交给我们法司处理,我只能依法办理,不敢亏陛下法。”太宗说:“你自己守法,却让我示天下以不信吗!”戴胄说“法是国家用以取信天下的,而人言往往是因心情喜与怒所发,陛下以一时之怒而下令不首者杀,若能不杀而绳之以法,才是忍小忿而存大信。”太宗终于被他说服,此案最终还是按司法部门的判决执行。

☚ 王君操报父仇案   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 ☛
000012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