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戴爱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戴爱莲1916—;女

原籍广东新会,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
著名舞蹈艺术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中央歌剧舞剧院副院长,中国舞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创作并主演《人民胜利万岁》、《建设祖国大秧歌》、《和平鸽》、《民族大团结》等。
原名:吴爱兰

戴爱莲

戴爱莲在前线
祖国,我爱您! ——舞蹈家戴爱莲解放前的舞
蹈艺术生活
李 凌
张世令
舞蹈1979年3期
舞蹈艺术1981年1期
翩翩旋舞六十春
莲花,为祖国和人民开放——访问舞蹈家戴爱
张世令
杨 涓
北京艺术1981年8期
舞蹈艺术1982年1期
她深谙体育活动之乐——访著名舞蹈家戴爱莲
散记
毕 磊北京体育1982年5期
在伦敦访戴爱莲
戴爱莲
重晤戴爱莲
人民政协代表戴爱莲
常愈超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马国亮
周末报编委会
瞭望1985年14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人物传记
辞典第10分册第32页
艺苑风情第7页
*新中国人物志(下)第237页

戴爱莲

莲花朝太阳,风吹千里香——访舞蹈家戴爱莲北京晚报1980年5月14日

戴爱莲出访琐记丹地文艺报1987年3月28日
我所了解的戴爱莲(1—9)叶浅予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7月21—24日
28—31日,1987年8月4日
忆往事不堪回首 瞻未来信心百倍——记舞蹈
家戴爱莲的艺术生活
刘凤珍舞蹈1958年2期
“边疆舞蹈家”戴爱莲
戴爱莲的舞蹈生涯
谭爱清
张世龄
中国建设1981年3期
舞蹈研究1984年1期
活跃在世界舞坛的一颗明星——著名舞蹈家戴
爱莲出访散记
丹地文艺界通讯1987年5期
艺术大师戴爱莲
戴爱莲的舞蹈生涯
中国舞蹈先驱戴爱莲
归侨舞蹈家戴爱莲
韩小蕙
叶浅予
梁伦
陈湘
深圳风采1988年1期
舞蹈论丛1988年3期
舞蹈研究1989年4期
瞭望(海外版)1989年32期
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教育家戴爱莲获舞协荣
誉证书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491页
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创作的两个作
品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金像)奖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51页
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舞蹈艺术生涯
75周年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416页
戴爱莲

戴爱莲1916—

著名舞蹈艺术家,广东人。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特立尼达。受母影响从小酷爱文艺。1928年入舞蹈艺术学校。两年后到伦敦学习欧洲古典舞蹈和现代舞,并主张将二者结合。1939年又在著名现代舞蹈理论家鲁道夫·拉班的学生组织的舞蹈团里深造。二战期间多次为支持宋庆龄发起的“保卫中国同盟”进行募捐演出。1940年回国后从事舞蹈教研工作,致力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开发、整理,多次到边疆地区实地采风。并于1946年在重庆举办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取得很大成功,被誉为“边疆舞蹈家”。解放后一直从事舞蹈的教学、创作、组织等工作,并经常参加演出,主要演出舞目有《思乡曲》、《荷花舞》、《东江》、《 人之鼓》、《巴安弦子》等。她对我国舞蹈事业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开发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 李香兰   陈爱莲 ☛

戴爱莲

中国女舞蹈艺术家。1916年5月生于西印度群岛,原籍广东省新会县。5岁习舞,14岁赴伦敦师从M.兰伯特、R.von拉班。1940年回国。40多年来,创编了《东江》、《和平鸽》等100余部舞蹈、舞剧。其中《荷花舞》、《飞天》分别获第4、5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银、铜奖。先后赴世界20多个国家访问、考察。1981年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雕塑家1939年雕塑的戴爱莲头像陈列在学院大厅。同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舞蹈博物馆收藏了头像的复制品。1947年创办上海乐舞学校,1954年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培养的学生中约有100人成长为舞蹈家。是中国新舞蹈艺术创始人之一。

戴爱莲

戴爱莲1916~

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现代中国舞蹈艺术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1916年5月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籍广东新会。她5岁开始学习舞蹈和钢琴,14岁到英国伦敦,就学于达亭顿的尤斯—雷德尔(Jooss-Leeder)舞蹈学校和克拉斯克—莱因(Craske-Ryan)芭蕾学校,师从著名舞蹈大师安东·道林、M·兰伯特和M·克拉斯克。这一时期,她创作了《波斯广场的卖花女》等舞蹈节目。30年代后,她对现代舞发生浓厚兴趣,于是考入现代舞大师魏格曼舞团的舞蹈工作室,后又进入尤斯现代舞蹈团,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尤斯—里德舞校奖学金。她学到了纯粹的拉班舞蹈动作理论,这影响了她 一生的舞蹈创作和表演。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在英国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义演,自编、自演了《觉醒》、《前进》等舞蹈,歌颂抗战。1940年回国,经香港到桂林参加支援抗战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东江》、《空袭》和《进行曲》等。同时,她还从事民族、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演出和研究工作,创作了《青春舞》(维族)、《倮倮情歌》(彝族)、《春游》(藏族)及《瑶人之鼓》、《老背少》等舞蹈。1946年,她在重庆举行了第一个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使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登上了现代舞台,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由此而得到了极大的开展。1947年,她曾主持上海乐舞学的工作。1948年到北平,在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和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任教,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新中国建立后,她参与创作并演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1950年)。她创作的极富浪漫色彩的舞蹈《荷花舞》、《飞天》,被视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成为 “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她频繁出访,将我国的文化艺术成就介绍到海外,又将世界芭蕾艺术发展的信息传达回祖国,并运用广泛的国际影响,邀请各国最优秀的芭蕾艺术家来华指导。1981年,英国皇家舞蹈学院为表彰她对世界舞蹈艺术的贡献,将英国著名雕塑家威利·索科普在1939年为她雕塑的头像陈列在该学院的大厅,并举行了有她出席的揭幕仪式。她是新舞蹈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歌舞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及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同时还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美国国际舞蹈联谊会顾问等多项职务。此外,还担任纽约、杰克逊、巴黎、东京芭蕾比赛和罗马国际芭蕾创作比赛的评委,以及1995年上海第一届国际芭蕾舞比赛和国内多次芭蕾或舞蹈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她是国际拉班舞谱学会会员,中国拉班舞谱协会会长,曾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在大学、艺术团体和博物馆介绍中国舞蹈历史、芭蕾舞、现代舞和她首创的“人人跳”,推广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集体舞蹈,并主持多项舞蹈艺术活动。她是英国伦敦舞蹈语言中心和萨里(Surrey)大学拉班舞谱学院的“保护者”(Patron),1996年荣膺“香港演艺学院高级院士”称号。现任中央芭蕾舞团艺术顾问,兼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等职。

☚ 窅娘   裕容龄 ☛
00000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