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公庙
又名老戴公庙。位于望城县星城镇七峰村年鱼山头。相传晚唐时有戴宗德、戴宗仁、戴宗义三兄弟,武艺超群,见义勇为,曾于严寒风雪中两次在洞庭湖临资口下水救船,救下55人,深得百姓敬爱。逝后葬于桑梓村羊𦍩垴(又称杨阁老)。 又传他们是为民治病而遇害的草药医生。清同治《长沙县志》则称: “戴公庙在河西都二甲七封山,不知建于何年……故老相传,神姓戴,名文奇,生于唐末,兄弟三人,皆智勇多能,值黄巢之乱,聚乡兵自守,保卫一方,全活甚众。后里人建庙祀之,称为戴公将军。” 民间有关戴公的传说甚多,习称 “戴家三爹”、“戴公菩萨”、“戴公三圣”、“戴公三真人”。据传墓地葬有“兵书宝剑”。旧有石人、石马、钟鼓等物。庙宇后移至现址。1958年庙毁。20世纪80年代修复。坐北朝南,由正殿和左右偏殿组成。庙额“老戴公庙” 四字为周昭怡题。殿前石级坪台上两座宝塔香炉高耸相对,别有天地。2003年辟为戴公庙陵园。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戴公生日, 四方香客拥来, 将戴公菩萨抬至羊𦍩垴庆寿, 名曰“行香”。戴公庙会历时半月,每天游人信士万人以上,影响远播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