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运输zhanlue yunshustrategic transportation
根据战略需要进行的具有全局性的运输活动。由统帅部直接组织实施或统帅部授权方面军、海、空军组织实施。它包括军队战略机动运输、战略后方物资运输、战略动员运输和战略后送运输等。是军事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部队快速反应,在最短时间内把部队和物资运到所需要的地方去具有决定性意义。
战略运输主要任务是根据战略决策,编制部队的运送计划,并组织实施;按照物资供应计划,由国家后方基地向战役后勤运送作战物资;根据战略动员计划,组织战区间的兵员动员、物资动员和支前民工动员等运输;根据搬迁和疏散计划,组织军事机关、工厂、学校、医院和仓库等的转移运输;根据战役方向的后送计划,组织伤病员和损坏武器装备的后送运输。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运输在战争中的地位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略运输线绝对延长,这是由于高技术产品生产的国际化,高技术装备生产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往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采购,从而使高技术战争物资来源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当战争爆发后,为保障持续作战需要,不得不到有关国家或地区去紧急采购原材料和武器装备的零部件,从而使战略后方运输线遍及五大洲。两伊战争中,双方为获得作战需要的物资,派出大量采购人员去美洲、欧洲和远东地区购买军火、武器,而后不远万里运到战场去。第四次中东战争,苏美为支持双方作战,也曾采取大规模的战略空运措施。马岛战争,英军战略后方运输线长达1万km;阿根廷为保障作战需要,也曾派出200多人去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采购军火向国内运输。海湾战争中,美军除从1万多km的本土向中东运输物资外,还在20多个国家采购物资运往中东,其距离也大部分在0.75万~1万km左右。美国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力量为“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快速部署,投送作战力量。美国空军司令部具体组织和动员现役运输机部队,空军后备役部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运送物资达54.4万t (占物资总量的5%,占除散装油料以外物资总量的15%),在兵力部署与保障阶段,空运人员50万,执行任务的有126架C-5运输机和256架C-141运输机(其中军事空运司令部的为118架C-5运输机和195架C-141运输机)。海运力量由军事海运司令部控制连同租借的国内外船只共385艘,运送部队装备及其有关物资和石油产品等,占总货物量的95%。美国还实施了一项称为“沙漠快车”的特殊空运行动,从本土定时向海湾战区运送飞机、坦克和其他装备的零部件。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发生的地点看,大多在远离战略腹地的边缘地区、远离大陆的海洋或远离本土的海外战区,这种边缘关系从客观上拉大了战略运输线的距离。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使战争由国与国之间的全面对抗逐渐转变为集中于某一热点地区,特别是边缘地区的局部对抗,作战地区一般距交战国腹地较远。如两伊对抗的边境地区,距本国战略后方均在800km以上。某些大国为谋求海外利益,一般都在远离本土的地区发生武装对抗。如马岛战争,英军战略运输线长达1.3万km,阿根廷距马岛最近距离为511km,距远在北部的战略后方1500~3000km;美国入侵格林纳达运输线也长达3000km。海湾战争,空中运输线为1.12万km,海上运输东线为1.5万km,西线为2154km。中国可能发生的局部热点地区,战略运输线都会比较长,一般为2000~4000km左右。因此,保持强大的战略运输力量是实施战略运输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