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战时金融管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战时金融管制

战时金融管制zhanshi jinrong guanzhiwartime finance control

战争时期国家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对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与流通、金银与外汇、银行信用、外汇结算和金融市场等实行战时管制。
金融活动是战时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稳定金融是战时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国家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对金融活动实施限制政策措施,调节货币流通,保证金融货币市场和物价的稳定;统一管理金银、外汇、有价证券和保险、信托业务等,保证战时金融活动有秩序地开展;保证作战部队的货币供应以及转产军品的企业所需的资金和贷款。从而起到筹集战费,促进战时经济发展,安定社会秩序,稳定民心的作用。战争时期,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制措施主要有:
❶限制货币发行量。战争时期军费急剧增加,军需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尤其在战争初期,军队的动员、军需品的筹办和工业动员的实施,都需要大量地、紧急地增加货币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才能满足巨额通货的需要。但发行超过流通需要的货币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因为它没有相应的商品抵偿,会引起商品价格上涨,减少人民的实际收入。其结果,一是通货膨胀,二是降低政府信誉,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因此,在被迫发行货币时要限制其数量,要适量,要把通货膨胀率限制在人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❷延期支付。战争时期,通过政府行政和法律手段延长债务清偿的日期。使得人民暂时放弃一部分收入的消费权利,延缓到战后行使。可实行强制储蓄、冻结存款和限制提取存款额等,并使这部分储蓄转变为战费;
❸控制证券市场。战争时期,金融市场受到激烈的冲击,证券额会急剧跌落,导致产业界混乱,影响战时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采用行政干预,严格控制证券市场,控制证券市场的交易,禁止证券的随意上市;
❹发行战时公债。发行战时公债是筹集战费的一种有效方式。发行公债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既可增加战时财力,也可减少货币流通,对稳定物价,缩减通货膨胀都是有利的;
❺限制金银和外汇活动。战争时期,国家集中管理金银的交易,限制金银交易,限制金银出境。实行外汇管理,对外汇及外汇有价物进行严格管理,限制持有、买卖或转移外汇的行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实行战时金融管制,是交战国进行经济动员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参战各国均无例外的实行了金融管制。德国公布了“战时利润管制令”;日本先后颁布了“临时资金调整法”、“银行等资金运用令”、“银行等资金运用施行规则”和“股票价格统制令”等。中国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先后制定了“中央银行管理外汇办法”、“国防公债条例”、“金公债条例”、“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救国公债募集办法”和“金类兑换法币办法”等办法、条例,为战时稳定金融秩序,筹措战争经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战时金融政策   战时货币管制 ☛
000014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