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焦虑性神经症
本病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感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惊恐不安,约占战时神经症的1%左右。典型的战时焦虑性神经症极为少见。多由躯体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营养障碍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战伤引起的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边缘系统特别是杏仁核和下丘脑病变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发病多在中年以后。
临床表现多以焦虑紧张、惊慌不安、心烦意乱为主,伴有心慌、多汗、发热感、腹泻、尿频、失眠和头昏等不适。实验室检查可有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红细胞等增高的改变。可分为三型:
❶急性焦虑症: 以急性焦虑或惊恐发作为主。突然出现心慌、气短、紧张、恐惧或濒死感,伴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多汗、震颤等。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数日发作一次或一日发作数次。
❷亚急性焦虑症: 较快地出现紧张焦虑和惊慌不安等症状,可持续数日或数年。
❸慢性焦虑症: 多以持续性的焦虑不安为主,常愁眉苦脸、多梦、夜惊等。女性还可伴有停经或月经过多。本病预后多良好,约半数患者可治愈。轻者可照常工作,重者需要他人帮助生活。
诊断可依据发作的或持续的焦虑紧张、心烦意乱,惊慌不安表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自知力,并强烈要求治疗等特点。但需与甲亢、更年期综合征和抑郁症鉴别。抑郁症以情感抑郁为主,动作缓慢,言语寡少,并可有自责自罪、罪恶妄想和自杀企图,用抗抑郁剂有效。
治疗应首先向病员说明疾病本质,指出起病因素和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紧张和顾虑,增强向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服用安定、安宁、利眠宁,重者还可加用丙咪嗪或多虑平,失眠者可加用安眠酮等药物。也可采用行为治疗并配合气功、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