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战争回忆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战争回忆录戴高乐Chavles De Gaulle(1890—1970)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书共3卷。第1卷“召唤”,叙述从1940年到1942年法国政治集团投降前后的情况和“自由法国”建立的经过,以及法国同英、美之间的关系。第2卷“统一”,亦名“团结”,叙述从1942年到1944年8月,戴高乐在纳粹德国侵略军走向败退的形势下回到巴黎,以及法国同英、美之间的矛盾。第3卷“拯救”,叙述从1944年到1946年1月,戴高乐面对希特勒从节节败退到无条件投降的形势,以及在国际上恢复大国地位,扩大法军战果等一系列问题。书中特别强调道德精神即法兰西“民族良心”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他给自己和“自由法国”抵抗战士提出一条政治道德原则:“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朝一日为祖国立下丰功伟绩,而且相信我将来一定能获得这个机会。”(《战争回忆录》第1卷,上册,第3页)他在领导“自由法国”开展抵抗运动中,要求“每个法国人都是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活着”(同上书,下册,第609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不会熄灭。”(同上书,第284页)要“烧得一天比一天旺盛。”(同上书,第608页)这“是个民族良心问题。”(同上,3卷,下册,第585页)他表示,为了光复祖国,即使“自己是单独一个人,一切都被剥夺了,就像一个人面对着一片茫茫的大海,也准备跳到水里游过去。”(同上书,上册,第77页)他为“自由法国”抵抗运动指出的政治道德纲领是:第一是“作战”,尽一切可能在战争中发展和加强法国”的力量。第二是一旦条件具备,让人民“作出他们自己的选择”。第三是法国未来政治制度的基础是“自由法国”的三个口号:“荣誉与祖国”;“自由、平等、博爱”;“解放”。该书阐述的反抗侵略,光复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敢于抵抗、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