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战争和战略问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的军事哲学著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本文总结了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首要地位,驳斥了王明等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并动员全党认真从事这项工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重申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指出党和武装的关系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于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1952年4月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全文论述了中国的特点和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的战争史、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史、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中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注意研究军事问题等6个问题。 《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指导抗日战争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所阐明的战争和战略问题的基本理论,对于当前和今后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争和战略问题 战争和战略问题军事理论著作。毛泽东著。是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轻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为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毛泽东着重说明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重要地位,并动员全党注意军事问题的研究。全文共阐述6个问题,主要内容是: 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是组织革命军队。强调共产党人要争党的兵权,人民的兵权、民族的兵权,提出了 “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的原则”。从中国社会特点和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阐述了中国革命只能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号召全党注意军事工作和战略方针变化的规律,强调必须根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转变军事战略。在分析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过程中的三个战略转变的情况下,指出其中第二个转变,即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转变,关系到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游击队和游击战争不应停止于原来的地位,而应向高级阶段发展,通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逐渐变成正规军和正规战争,以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的这篇重要军事著作,不但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而且对于当前和今后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论持久战 湘军新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