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戒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戒律

佛、道教徒所遵守的法规,佛教有五戒、八戒、十戒、其足戒等类。道教也有五戒、十戒、一百八十戒等类,与佛教戒律相近。如五戒。此戒是佛教在家信徒 (俗称居士) 须终生遵守的戒条。分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另外的八戒、十戒、具足戒分别为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所设的,如沙弥 (俗称小和尚)、比丘 (和尚) 等。

戒律jiè lǜ

名词。教徒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现指某些刻板不变,形而上学的条文规定,用于贬义。
【例】 王木通豹眼圆瞪,晃着两只铁锺似的拳头,还定了三条戒律:…… (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

戒律

戒律

戒(戒条;受~) 教规 律格 法科
宗教戒律:科法
佛教的戒律:诫 迦持 关戒
禁食酒荤的戒律:清戒
迷信称上天所定的戒律:天条(违犯~)
可为规范的戒条:典戒
(宗教要求教徒遵守的规则:戒律)

另见:宗教 规定 约束 迷信职业者

☚ 规矩   政策 ☛

戒律

(一)佛教术语。“戒”指佛门为出家与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用以防非止恶;“律”为佛门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定的禁戒、纪律。“戒律”泛指佛教为所有佛教信徒制定的一切戒规与纪律。主要分为两大类:1、止持戒。不作恶为止,止而无违为持。止持戒即具有止非防恶作用的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都属此类戒律。2、作持戒。“作持,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身、口、意),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四分律行事钞》卷中四)此类戒律的作用是,在修持止持戒的基础上引导信徒从善行善。其内容主要是二十犍度。其中有说戒(僧众每月说戒忏过)、安居(僧众每年在一定时间内要在寺庵之中安住静修)、自恣(僧众在安居结束时为增强守戒律意识而进行的批评自我批评)等内容。(二)道教术语。是道教借天神之名,为教徒、道士制定的戒条和法规。道教认为学道之人要积善禁恶才能修成正果,名登仙榜。因此学道必须受戒奉戒,以制约言行意,防止出现“恶心邪欲”、“乖言戾行”。道教戒律的基本戒条是五戒,此外还有八戒、十戒、二十七戒、六十戒、一百二十九戒、三百戒,最多达一千二百戒。道教戒律的种类繁多,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及佛教要求严格。

戒律

佛教名词。“戒”(梵文Sila的意译)和“律”(梵文Vinaya的意译)的合称。戒,指禁制,佛教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戒条;律。指调伏,佛教专为出家信徒制定的规约。常与“清规”并用,泛指佛门一切制度。

戒律jiè lǜ

佛、道教徒所遵守的法规。佛教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类。《食物本草·三昧泉》:“累世求报于公,而公十世为高僧,戒律精严,报不得其便。”

戒律jie lü

【道教】commandments

戒律

commandments and rules;taboo;religious diciplines
清规~regulations and taboo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