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戒台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戒壇寺 > 戒臺寺 戒臺寺 jiètáisì 即戒壇寺。以寺有戒壇,俗名戒臺,故稱。 戒台寺中国北京寺庙。又称戒坛寺。位于北京西郊马鞍山麓,距市区35 km,始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年),称慧聚寺,辽代高僧法钧来寺院开坛讲授戒律,在这里营建戒台。现存戒台是明代建造,为正方形,每边长3丈(10 m),高1丈多(约3.4 m),共分3级,用汉白玉砌成,是我国最大的戒台。戒台殿的周围有房屋53间,房内原有500罗汉塑像。北京流传着:“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寺内卧龙松、九龙松、抱塔松苍翠古老,姿态万千。 戒台寺 戒台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马鞍山。又名戒坛寺,山亦名戒坛山。唐武德五年(622)建,名慧聚寺。辽咸雍五年(1069)法均在寺内建戒坛。元末寺毁于火。明重建,改名万寿寺。清重修扩建,复名戒台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三仙殿、九仙殿、戒坛等。戒坛为说戒之地,平面呈方形,高3米余,石砌三层,每层束腰处四面设佛龛,周列戒神塑像,台面置释迦牟尼坐像。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游僧毕集听戒。寺内存有辽及元代石幢、塔。又有姿态不同的古松,蒋一葵《长安客话》谓为辽金时所植,“高不三丈,荫布一庭,虬曲离奇,可坐可卧。”其中一株清乾隆帝命名为活动松,牵动一枝则全树摇动。松下石碑刻乾隆题诗三首。寺附近山中有孙膑、庞涓二洞,洞中钟乳石诡形诡状,成物如绘,颇奇幻。 ☚ 8. 门头沟区 潭柘寺 ☛ 戒台寺契丹王朝时期重修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始建于唐,原名慧聚寺。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沙门法均在此建戒坛说戒,影响很大。明正统时改称万寿寺,至清大修,因该寺以戒坛闻名,故改今名。全寺依山而建,座西向东,保存了契丹“屋门皆东向”(《旧五代史·契丹传》)的特有习尚。现存主要殿宇为后代所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仙殿、九仙殿、明王殿等,原有千佛阁,已毁。戒坛殿在寺内北部,为二层攒尖屋顶建筑,下层方5间,上层方3间,殿内有高3层之白石戒坛,为当年法均说戒处。寺内尚存两座砖塔,南塔为法均衣钵塔,八角五级密檐式,为契丹塔通行形制;北塔为法均灵塔,塔上砖雕突出了契丹的纹饰风格。塔南侧有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王鼎撰文的法均遗行碑,碑称法均死于大康元年(1075)三月,同年五月建灵塔于方丈之右,由是知塔左原为方丈塔。此外,尚存辽金碑幢数通。寺内还存辽金时所植古松,如九龙松、卧龙松、抱塔松等,古今驰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