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文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文法chéng wén fǎ由国家依立法程序制定,并用文字公布施行的法律(跟“不成文法”相对)。1902年王鸿年《宪法法理要义》上卷:“公法者为规定权力关系之规则,私法者为规定平等关系之规则。而论者或于法之形式上区别之,如成文法及不文法之区别是也。”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群》:“法制之登诸记录者,谓之成文法。” 成文法“不成文法”的对称。又称“制定法”。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公布施行的法。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近代以后各国多采用这一形式建立系统的法律制度。 成文法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的对称。由一定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创制,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并正式公布施行的法。从历史上看,法是从不成文法向成文法过渡的。所以,成文法在总体上反映了法的进步。成文法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起初多为命令,后来才出现法典,但单行法规总是占大部分。就世界范围而言,大陆法系国家、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成文法要发达一些,中国成文法的传统一直比较深厚。而英美法系国家及非洲一些国家相反。但在近现代,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成文法的比重也在增长。参见[制定法]、[不成文法]。 成文法“不成文法”的对称。又称“制定法”。根据法律的创制和表达形式对法所作的分类。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成文法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的对称。指国家机关按照立法程序,用条文形式制定并公布施行的法。现代各国大多采用成文法。我国从封建社会起,成文法便居主要地位。 成文法通常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按一定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与习惯法和法官造法相对应,虽然两者都是以文字或印刷记载。采用成文法的国家,其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国际条约。 成文法 成文法written law通常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按一定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与习惯法和法官造法相对应,虽然两者都是以文字或印刷记载。采用成文法的国家,其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国际条约。 ☚ 判例法 公司法 ☛ 成文法 成文法由国家政权机关按照立法程序,用条文形式制定,并公布施行的法。 ☚ 私法 不成文法 ☛ 成文法statute (/written)law 成文法written law,statute law;statutory law;lex scripta[拉];jus scriptum[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